南菁书院联

东林讲学以来,必有名世;
南方豪杰之士,于兹为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菁书院联》是黄体芳创作的一副对联。这副对联不仅体现了黄体芳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展示了当时社会对学问与品德双重追求的重视。下面将对这副对联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黄体芳的生平:黄体芳(1832-1899),字漱兰,瑞安(今浙江瑞安)人,官至兵部右侍郎.降通政使。他以峭直刚正著称于同光问,为清流之魁。在江苏江阴建立南菁书院时,担任了讲学领袖的角色。
  • 南菁书院的创建:南菁书院是由清朝学者、教育家黄道周所建。书院位于江苏江阴,光绪八年(1882年)由黄体芳所建。黄体芳不仅是书院的创立者,还曾担任过该书院的院长,并以其严谨的教育理念吸引了大量士子前来求学。
  1. 主要内容
  • 东林讲学:黄体芳所创作的对联“东林讲学以来,必有名世;南方豪杰之士,于兹为群”表达了他对东林学派的敬仰以及对南方英才的期盼。东林学派是明朝晚期的一个著名学术流派,其成员多有杰出成就。
  • 对联特点:“七十子六艺兼通,文学溯薪传,北方未先于吴会;九百里群英毕萃,礼仪表茅蕝,东林以后有君山”则展现了黄体芳的文学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副对联不仅押韵工整,而且内涵丰富,反映了作者对于文化传承与地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1. 文学价值
  • 语言特色:黄体芳的对联用词考究,既简洁又不失深意,体现了清代文言文的典型特征。
  • 思想内涵:通过对联,黄体芳不仅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社会责任感。

《南菁书院联》不仅是黄体芳个人文学成就的代表,也是中国近代书院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缩影。通过这副对联,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文化精神以及教育理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