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何许。
看河影、环将秋住。
奈夜静、庭空天路近,对蟾魄、孤飞无侣。
汝自天边飘泊惯,底偏向、愁人延伫。
又照个、多情蟋蟀,整夜窗前私语。
酸楚。
都来搅乱,枕边羁绪。
且起视、西窗开遍否,放月姊、随风归去。
待我眉间愁散后,再打点、闲情玩汝。
莫浪把清光,掷向宵来,无人怜处。
二郎神·秋夕对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二郎神·秋夕对月》是清代诗人黄之隽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下面将从作品原文、创作背景、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作品原文:《二郎神·秋夕对月》原文如下:
秋风何许?看河影环将秋住。
奈夜静庭空天路近,对蟾魄、孤飞无侣。
汝自天边飘泊惯,底偏向、愁人延伫。
又照个多情蟋蟀,整夜窗前私语。
酸楚都来搅乱,枕边羁绪。创作背景:据网络资料,《二郎神·秋夕对月》为清代黄之隽所作。该诗作反映了作者在特定季节夜晚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以及对人生感慨的抒发。
主题思想:诗中通过描绘秋天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独、忧愁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界中的蟋蟀等小动物给诗人带来的情感影响。
艺术特色:此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营造了一种秋天夜晚的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孤独、忧愁的情绪。同时,诗中的意象如“秋”、“河影”、“蟾魄”等,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使得诗歌更加耐人寻味。
《二郎神·秋夕对月》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作品,它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折射出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也是研究古代文人情感和审美取向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