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十首 其五

衍波玉润,写银钩叶叶,点商分羽。
修到神仙贫亦好,寄食幸逢邹举。
画阁笼烟,湘帘映水,一砚瀛洲雨。
乌丝墨纱,只今流落如许。
当日镜槛书床,朝朝暮暮,便是瑶台侣。
甲帐绣襦甘小谪,何况世间儿女。
紫极人归,青林虎啸,遗迹城南路。
夜凉应有,佩环月下来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壶中天十首》是清代项鸿祚的作品,其中的《其五》是一首描绘文人墨客寄情山水、抒发志趣的文学作品。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读:

  1. 作者简介:《壶中天十首》是一组以山水自然景色为背景,借由文人骚客之眼观察并表达自己情怀的组诗。其中,项鸿祚的《壶中天十首》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后人广为传颂。项鸿祚,字子云,号曼生,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画家。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后成为清代中期著名的文学家。
  2. 诗歌原文:衍波玉润,写银钩叶叶,点商分羽。修到神仙贫亦好,寄食幸逢邹举。画阁笼烟,湘帘映水,一砚瀛洲雨。乌丝墨纱,只今流落如许。当日镜槛书床,朝朝暮暮,便是瑶台侣。甲帐绣襦甘小谪,何况世间儿女。紫极人归,青林虎伏,百岁无凶悔。
  3. 诗歌赏析:《壶中天十首》中的《其五》作为其中的一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及其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诗中“衍波玉润,写银钩叶叶,点商分羽”等描写,不仅生动地再现了山水之美,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修到神仙贫亦好,寄食幸逢邹举”反映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此外,诗中的意象如“镜槛书床”、“瑶台侣”,不仅增添了文学的色彩,更深化了作品的情感层次。

《壶中天十首》及其中的《其五》不仅是清代文人诗词创作的典范,也是研究清代文学、艺术乃至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通过阅读这些作品,人们不仅能体会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还能深入理解他们对于人生、自然和宇宙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