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十首 其四

千年杰阁,笑三王以后,都无文笔。
幸有西山看不足,天外修眉漾碧。
凫渚云迷,龙沙草没,俯俯成今昔。
阅人多矣,帆樯倚槛如栉。
可惜蛱蝶飘零,故宫罗绮,雨打栏干湿。
莫望蓼洲东去路,愁入江楼夜笛。
胜地凄凉,倦游飘泊,乡泪频沾臆。
马当风驶,几时一送归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壶中天·四叠韵和赋绿阴·其四》是清代诗人项鸿祚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千年杰阁与西山的景色,展现了自然之美。以下是对《壶中天·四叠韵和赋绿阴·其四》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信息:项鸿祚,字子高(一作子高),号南屏,清代文学家,擅长诗词,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和自然景观。项氏一生历经坎坷,但才华出众且性格豁达。
  • 作品风格:《壶中天·四叠韵和赋绿阴·其四》体现了项鸿祚的豪放风格,他的诗作常常以壮阔的意境和生动的比喻见长,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意盎然的自然之中。
  1. 诗歌原文
  • 千年杰阁,笑三王以后,都无文笔。幸有西山看不足,天外修眉漾碧。凫渚云迷,龙沙草没,俛俯成今昔。阅人多矣,帆樯倚槛如栉。可惜
  1. 诗歌解析
  • 历史与哲理: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深刻洞察与哲学思考。通过对“千年杰阁”的描写,诗人不仅赞叹了古代建筑的雄伟,也隐喻了时间的流逝和文化遗产的传承。
  • 自然与艺术:诗中通过“西山”“天外”等词汇,展现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卷。西山之秀美,天外之修眉,共同构成了一幅动人的自然美景图,使人仿佛能感受到山间云雾、绿水青山的宁静与和谐。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项鸿祚在这首诗中运用了简洁而富有力度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准描绘,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追求。这种语言风格,既朴实无华又不失文采,使得整首诗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易于为大众所接受和欣赏。
  • 意象运用: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物融入诗中,创造出一系列生动的形象。例如,“西山修眉漾碧”这一形象,不仅让人联想到西山的秀美,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1. 文化影响与评价
  • 文化价值:作为清代文人的代表之作,《壶中天·四叠韵和赋绿阴·其四》不仅展示了项鸿祚高超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清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审美趣味。它不仅是清代诗歌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清代文人生活和思想的重要资料。
  • 后世影响:此诗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许多后来的诗人在创作时都会受到《壶中天·四叠韵和赋绿阴·其四》的影响,从中汲取灵感和创作的养分,使得这部作品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壶中天·四叠韵和赋绿阴·其四》不仅是项鸿祚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更是清代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的存在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内涵,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