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六首 其三

问何年移根太液,冰姿隔断尘土。
轻笛塘外鸣珂散,吹尽柳堤残暑。
天澹泞,逗叶叶、新凉扇子湖边雨。
瀛洲尺五,是彩仗分红,宫沟沁绿,香影漾帘户。
凌波去,按彻霓裳卷舞,无言解笑人否?
碧筒冷注葡萄酿,中有九重仙露。
留客处,任醉折、花枝容我闲鸥鹭。
桥湾信步,并几个蜻蜓,一丛紫蓼,写入晚晴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项鸿祚的《摸鱼儿·问何年移根太液》为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尘世纷扰的超然。

这首词是项鸿祚于清代创作的文学作品,以“摸鱼儿”命名,属于宋词中的一类。其内容涉及自然景观和文人情感的融合,通过对景抒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摸鱼儿六首 其三》中描绘了湖边新凉的景色,以及在轻笛声中吹散柳堤残暑的情景,体现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自然和谐的境界。

项鸿祚通过“问何年移根太液”这一设问手法,巧妙地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那冰清玉洁、隔绝尘埃的自然意象,即传说中的太液池。接着,“轻笛塘外鸣珂散”,以轻笛之声和鸣珂之响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悠扬的氛围,使得听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世俗繁华的静谧空间。

“天澹泞,逗叶叶、新凉扇子湖边雨”一句,细腻地描绘了天气的变化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天边的云彩朦胧而宁静,细雨纷纷洒落在湖边,形成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这里的“新凉”,不仅传达了季节感,也象征着心灵的清爽与净化。

“瀛洲尺五,是彩仗分红,宫沟沁绿,香影漾帘户”这几句,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构建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梦幻世界。在这里,彩色的旗帜随风飘扬,宫墙外的河水清澈见底,香气袅袅升起,似乎连帘幕都因之摇曳。

《摸鱼儿六首 其三》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歌,更是一种对于美好生活状态的赞美和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摹和内心情感的抒发,项鸿祚成功地将个人的审美情趣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展现了宋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