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四首 其二

乱红窣地春无主,宿寒还恋屏帏。
梦中何日是归期?
玉台金屋,空逐彩云飞。
烟月不知人事故,夜深来照花枝。
蕙炉香烬漏声迟。
阑珊灯火,残醉欲醒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四首 其二》是宋代词人项鸿祚的一首词作。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词的具体分析:

  1. 词作背景
  • 《临江仙四首 其二》属于《临江仙》系列作品之一,这一系列作品通常以描绘四季更迭、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为主题。《临江仙》一词,原为宋代流行的词牌名,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学作品中,其形式灵活多变,能够适应不同的表达需求。
  • 作为“临江仙”系列的第二首,它延续了这一主题,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和人生归期的感慨。同时,它也反映了词人在特定时期的情感状态和生活体验。
  1. 词作内容
  • “乱红窣地春无主,宿寒还恋屏帏。”开篇即描绘了一幅春天景象,乱红遍地,春意盎然但无人欣赏,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事物的易逝。
  • “梦中何日是归期?”则表达了词人对人生归宿和梦想的追求,暗示了内心的不安与迷茫。
  • “玉台金屋,空逐彩云飞。”通过比喻,表达了对富贵荣华的虚幻追求和对现实无奈的感受。
  • “烟月不知人事故,夜深来照花枝。”则转入夜晚的景象,烟月虽美,却无法触及人心,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 “蕙炉香烬漏声迟。”最后,通过描述室内的温馨场景,反衬出词人在外面世界的孤独与落寞。
  1. 艺术特色
  • 《临江仙四首 其二》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词人运用了一系列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化、比喻、象征等,使得整首词既具有形象性,又有深邃的内涵。
  • 在语言上,词人善于运用典雅而含蓄的语言,使整首词既有优美的意象,又有深沉的情感表达。
  • 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词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相结合,使得整首词不仅有着强烈的个人色彩,同时也反映了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

《临江仙四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词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感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文学技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