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草庭闲,簸钱院静,东风吹满香絮。
满寒尚勒花期,天意似催春暮。
杏梁归燕,几曾会、相思言语。
便等闲,飞入卢家,不带离魂同去。
空自想、俊游伴侣,又频恼、酒边心绪。
鸾笺待写深情,肠断都无新句。
初三下九,问旧约、更谁凭据?
怕有人、蹙损双蛾,日日画楼听雨。
东风第一枝二首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风第一枝二首 其二》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古诗,出自清代诗人李慈铭和高士奇之手。诗中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析:
- 诗歌原文
- 李慈铭《东风第一枝二首 其二》:
日暖云边,春来天上,杏花开到庭院。甚时宫样添栽,便把流光轻换。
- 高士奇《东风第一枝二首 其二》:
堤柳风和,宫槐阴绿,篆烟吹满香雾。螭头才听胪声,雉尾扇开频顾。
- 诗歌赏析
- 李慈铭的《东风第一枝二首 其二》:
李慈铭的这首诗以“日暖云边,春来天上,杏花开到庭院”开头,描绘了一幅春天温暖而明媚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春天的赞美。其中,“甚时宫样添栽,便把流光轻换”一句,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还隐含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高士奇的《东风第一枝二首 其二》:
高士奇的这首诗则从另一个角度入手,描述了春天的美景和宫中的宁静。诗中的“堤柳风和,宫槐阴绿,篆烟吹满香雾”等句子,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而“螭头才听胪声,雉尾扇开频顾”则展示了宫廷中的生活场景,让人感受到了古代宫廷的繁华与尊贵。
- 诗歌背景
- 创作时间:两首诗均属于清朝时期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对于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 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天被视为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东风第一枝二首 其二》中的诗句,不仅是对春天景色的描绘,更蕴含着作者对生命、对自然的深深敬畏和热爱。
- 诗歌形式
- 四言诗:这首诗采用了四言诗的形式,即每句诗由四个汉字组成,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基本形式,简洁明快,易于吟诵。
- 五言诗:虽然本诗未完全遵循五言诗的形式,但可以看出,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有意追求这种简洁明了的风格,使得诗歌更加朗朗上口,便于流传。
- 诗歌情感
- 李慈铭: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李慈铭对春天景色的喜爱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诗中的“空自想、俊游伴侣,又频恼、酒边心绪”等句子,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微妙情感,既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又感叹时光易逝。
- 高士奇:高士奇的诗作则更多地体现了宫廷生活的优雅与宁静。诗中的“堤柳风和,宫槐阴绿,篆烟吹满香雾”等句子,传达了一种平和而优雅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
《东风第一枝二首 其二》是一首集自然美、历史感和文人情怀于一体的经典之作。它不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春日画卷,更深入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无论是对于春天的赞美,还是对于历史的追忆,亦或是对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这首诗都达到了艺术的高度。因此,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了解并欣赏这首诗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