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八首 其七

雪映清流,望中了了长淮树。
雁声随橹,重到江南路。
寂寞空台,尚有鱼竿否。
孤城暮,水寒风冱,早挂轻帆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点绛唇八首其七》由清代词人项鸿祚所作,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景色和情感的词作。词中描绘了作者在江南重到时,所见之景与心之所感。下面对词的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

  1. 词作原文
    雪映清流,望中了了长淮树。雁声随橹,重到江南路。寂寞空台,尚有鱼竿否。孤城暮,水寒风冱,早挂轻帆去。

  2. 词作赏析

  • 意境描绘:《点绛唇八首其七》以其优美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词中的长淮树象征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而雁声则传达了一种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 情感表达:词中通过对江南水乡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孤独的空台和早挂轻帆的画面,更是增添了词作的哀愁氛围。
  1. 词作背景
  • 作者生平:项鸿祚,字莲生,号曼喜道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词人。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 创作时期:此词创作于清代中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状态。
  1. 词作影响
  • 艺术特色:项鸿祚的词作以其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内涵,深受读者喜爱。他的词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以看出《点绛唇八首其七》不仅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景色的词作,更是一个充满深情的故事,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词人内心的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