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 春情

叶叶铢衣高阁冷。
小凤泥金飞不走。
远山微蹙学修眉,人语静。
疏林暝。
月落青骢不见影。
梦里分明花下径。
携手不殊鸳翅并。
问侬别后苦相思,方欲应。
风吹醒。
愁对银缸双穗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天仙子·春情》是清代诗人董俞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董俞:董俞是清代的诗人,其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清代中期。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人生的思考。
  1. 诗歌原文及注释
  • 诗名与出处:此诗被收录在《学生国学丛书新编》中,名为《天仙子·春情》。它展示了董俞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情感。
  • 诗句翻译:叶叶铢衣高阁冷,小凤泥金飞不走。远山微蹙学修眉,人语静,疏林暝。月落青骢不见影。梦里分明花下径。携手不殊鸳翅并。问侬别后苦相思,方欲应 。
  1. 背景介绍
  • 《天仙子·春情》的创作背景不详,但可以推测这首诗是诗人在春天的某个时刻,面对自然景色所抒发的情感。诗中的“叶叶铢衣”可能是指轻薄的衣裳,而“小凤泥金飞不走”则描绘了一种生动的场景,让人联想到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1. 赏析
  • 意境营造:《天仙子·春情》通过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表达了内心的感受,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 情感表达: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情感,如“远山微蹙学修眉,人语静”,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景,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沉思。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一种心灵上的共鸣。
  1. 文化价值
  • 艺术成就:作为董俞的代表作之一,《天仙子·春情》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它不仅展示了董俞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清代诗词的风格特点。
  • 历史意义:这首诗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文人情怀,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通过对它的研究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

《天仙子·春情》不仅是一部艺术价值极高的诗歌作品,也是研究董俞及其同时代文人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清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