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其三 送彭羡门往吴门

匆匆无计留君住。
分手江亭,芳草廉纤雨。
风雅而今谁共语。
画桥怅望帆飞处。
约道重来三月暮。
开遍酴醾,荏苒春光去。
若到金阊君记取。
愁多莫赋销魂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其三·送彭羡门往吴门》是宋代文学家董俞创作的一首词。董俞,字少徽,号东皋子,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词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其中这首《蝶恋花》便是其代表作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匆匆无计留君住。分手江亭,芳草廉纤雨。风雅而今谁共语。画桥怅望帆飞处。约道重来三月暮。开遍酴醾,荏苒春光去。若到金阊君记取。愁多莫赋销魂句。

  2. 诗词解析

  • 送别之情:诗中充满了惜别之情,通过“分手江亭”、“风雅而今谁共语”等句子传达了作者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 自然景观的描绘:“芳草廉纤雨”、“画桥怅望帆飞处”等句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江边的湿润气息以及友人远行时的风景。
  • 季节变化与期待:“约道重来三月暮”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重逢的期盼,而“开遍酴醾,荏苒春光去”则表达了春天的短暂与美好时光的易逝。
  • 人生哲理的渗透:整首词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还隐含了对人生的感慨,如“若到金阊君记取”,提醒朋友不要忘记这段美好的时光,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蝶恋花·其三·送彭羡门往吴门》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情别绪的词作,更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高雅情怀和深邃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