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竹田

莫向风前折柳枝,柔条原不绾相思。
人生难得惟知己,天下伤心是别离。
半载篝灯同听雨,何年把酒更论诗。
西泠夜夜添新梦,多在烟江月上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别竹田》是清代诗人舒瞻创作的一首著名诗作。这首诗通过抒发诗人对友情和离别的深切感受,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接下来将详细介绍《别竹田》,并从创作背景、内容赏析等多角度进行阐述:

  1. 作者简介
  • 舒瞻,清满洲正白旗人,他塔喇氏,字云亭。乾隆四年进士,预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历官浙江桐乡、平湖、海盐知县,乍浦理事同知。
  1. 作品原文
  • 《别竹田》全文:“莫向风前折柳枝,柔条原不绾相思。人生难得惟知己,天下伤心是别离。半载篝灯同听雨,何年把酒更论诗。西泠夜夜添新梦,多在烟江月上时。”
  1. 创作背景
  • 舒瞻在仕途中历经波折,但始终坚守文人的情怀与理想。他的诗歌创作深受其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的影响,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1. 内容赏析
  • 情感表达: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真挚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之痛的深刻感受。通过“柔条原不绾相思”等句子,描绘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之间的微妙关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
  • 意境描绘: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深沉而优美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忧伤与孤独。如“半载篝灯同听雨”等句子,不仅描述了共同经历的时光,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 象征意义:诗中的“烟江月上时”等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变迁。
  1. 名家点评:多位文学评论家对《别竹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这首诗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富含哲理,能够引发读者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2. 轶事典故:关于《别竹田》的创作灵感和创作过程,有传说称舒瞻曾在一次旅途中偶遇一位知己,两人共话人生,结下深厚友谊。因此,在诗中表达了对这种难得知己情谊的珍惜与怀念。

  3. 作品赏析鉴赏

  • 《别竹田》以其深邃的情感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社会责任感。

舒瞻的《别竹田》不仅是一首表达深情厚谊的诗歌,也是一幅描绘人生百态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风貌,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对社会、人生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