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南横街故宅

处处中元设道场,横街暂过每神伤。
几时扶病移新屋,何日悬棺出画廊。
九陌尘中馀涕泪,水云门外望家乡。
黄泉若有登临地,怜我萧然两鬓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南横街故宅》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曾广钧。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曾广钧,字重伯,号伋庵,又号伋安,湖南湘乡人,曾广钧为曾国藩三子曾纪鸿之子。曾广钧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编修。在甲午战争后,官广西知府。
  1. 诗歌原文
    处处中元设道场,横街暂过每神伤。
    几时扶病移新屋,何日悬棺出画廊。
    九陌尘中馀涕泪,水云门外望家乡。
    黄泉若有登临地,怜我萧然两鬓霜。

  2. 诗歌解读

  • 中元节的哀思:诗中“处处中元设道场”,描绘了中元节期间,人们设立道场的场景。中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进行祭祀活动,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
  • 生活的困苦:“横街暂过每神伤”表达了诗人在节日期间的无奈与悲伤,暗示了诗人在生活困境中的挣扎与无助。
  • 对家的思念:“几时扶病移新屋,何日悬棺出画廊”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深深眷恋,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无力感。
  • 对家乡的思念:“九陌尘中馀涕泪,水云门外望家乡”通过描述诗人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留下的泪水和远望家乡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无尽思念。
  • 生死离别的哀愁:“黄泉若有登临地,怜我萧然两鬓霜”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离别的无奈和悲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过南横街故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代诗歌,通过对中元节的描述以及诗人个人生活的抒发,展示了其对家庭、生活和命运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缅怀,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跨越时代,触动读者的心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