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度风流世孰知,偶随朝列又支离。
乞官颇类张平子,报最差同陆浚仪。
壬子惊开尊八会,乙庚神遁法三奇。
垂虹桥下闻箫地,念我缁尘染素丝。
吴雁舟黄少溪同年将由苏扬溯江而归即席饯赋己丑七月 其三
介绍
《吴雁舟黄少溪同年将由苏扬溯江而归即席饯赋己丑七月 其三》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明代诗人王稚登。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吴雁舟黄少溪同年将由苏扬溯江而归即席饯赋
己丑七月十五日同集于郡治之南园
吴雁水清波自涌,舟人莫泛洞庭浪。
君去如鸿飞不返,我留作客长为客。
江上青山不可寻,城东流水空知处。
故人此去应万里,况复西来多病躯。
一尊聊慰平生志,千里谁怜孤棹苦。
送君若过楚江头,回首烟云愁满目。
赏析:
这首《己丑七月十五日同集于郡治之南园》,是明代著名文学家王稚登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作者对朋友远行的感慨,表达了一种离别的忧伤和对友情的珍视之情。
首句“吴雁水清波自涌”,以吴地的雁水(即长江)的清澈波涛自涌起,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丽。接着,作者用“舟人莫泛洞庭浪”来暗示朋友即将离开,不要像那些泛舟洞庭湖的游客一样,沉溺于湖中的浪花之中不能自拔。这里既点出了朋友将要离乡别井,又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
第三句“君去如鸿飞不返,我留作客长为客”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留在原地作为客人的无奈与哀愁。这里,“鸿飞不返”比喻朋友离去后,自己如同一只孤独的鸿鹄,无法返回自己的家园。而“我留作客长为客”则表达了自己长时间留在异地,无法回到家乡的无奈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江上青山不可寻,城东流水空知处”,则是通过对江边的青山和城中的流水的描写,来表达对朋友远行的怀念。这里的青山和流水都显得那么遥远和模糊,仿佛在诉说着朋友离开后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两句“故人此去应万里,况复西来多病躯”,则是对朋友远行的原因和自身身体状况的感叹。这里,“故人此去应万里”表达了朋友此次远行距离遥远,难以相见;而“况复西来多病躯”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由于年老体弱,更难以承受这次离别的痛苦。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离别的深深思念和对友谊的珍视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