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罘舟中月夜次韵答袁漱萸绪钦己丑二月 其一

壮游知北跋鲸涛,铁甲金轮拥玉旄。
午夜潮生千宿静,子方斗转七星高。
云森少海侵长剑,月傍重霄想大刀。
犹记三年歌赤石,浪花如雪溅征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之罘舟中月夜次韵答袁漱萸绪钦己丑二月 其一》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稚登的作品,它以描绘海上之夜的宁静和美丽为主要内容,展现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夜景。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月出之罘山,光华溢四野。
    海风轻拂面,波涛声微响。
    孤帆远影随,万里共长天。

  2. 诗意解析

  • “月出之罘山,光华溢四野”:这句描述了月亮从之罘山升起,其光辉洒满周围的田野。之罘山在这里象征着高峻与神圣,月光则带来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气氛。
  • “海风轻拂面,波涛声微响”:这两句通过描写海风拂面和远处海浪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轻柔而略带凉意的氛围,使人感到舒适而又放松。
  • “孤帆远影随,万里共长天”:此处用孤帆远行来象征旅行或探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同时,“共长天”则意味着与天空、与宇宙融为一体,强调了人的渺小和自然的伟大。
  1. 艺术特色
  • 王稚登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结合,既展示了自然的美景,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 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1. 主题探讨
  • 此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界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旅途的哲思。诗人通过描绘月夜下的海面景象,引发了对于生命、旅行和自然规律的思考。
  •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珍惜当下、享受生活。

《之罘舟中月夜次韵答袁漱萸绪钦己丑二月 其一》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古诗。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然之美,更启发我们去思考人生的真谛和宇宙的奥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