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游知北跋鲸涛,铁甲金轮拥玉旄。
午夜潮生千宿静,子方斗转七星高。
云森少海侵长剑,月傍重霄想大刀。
犹记三年歌赤石,浪花如雪溅征袍。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李攀龙的作品。下面是逐句解释:

之罘舟中月夜次韵答袁漱萸绪钦己丑二月 其一
“之罘”是指中国古代的地名,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东北部,是古代帝王巡幸的地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交通要道。这里的“舟中月夜”描绘了一幅海上行船的夜景图景。

壮游知北跋鲸涛,铁甲金轮拥玉旄。
“壮游”一词在此处指英勇的旅行,表达了诗人豪迈的气概。“跋鲸涛”形象地描绘了大海波涛汹涌的景象,如同大鲸鱼在海面上翻腾。“铁甲金轮拥玉旄”则形容战舰坚固如铁,车轮转动如金轮,而“玉旄”(古代指挥使所持的旗杆)象征着军队的威严和崇高地位。这些描述都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午夜潮生千宿静,子方斗转七星高。
“午夜”指的是深夜时分。“潮生千宿静”形容海水在深夜时分静止不动,只有偶尔传来的潮汐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子方斗转七星高”中的“子方”指的是北斗星,而“斗转七星高”则形容北斗七星在夜空中闪烁,位置高远明亮。这两句诗表现了夜晚的宁静之美和星辰的璀璨光辉。

云森少海侵长剑,月傍重霄想大刀。
“云森少海”形容云雾缭绕,山峦重叠,给人一种壮丽而神秘的感觉。“侵长剑”意味着云雾如同长剑一样刺破了天空,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月傍重霄”则是将月亮比作高空中的一把利刃,形容月亮高悬,光芒四射。这两句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犹记三年歌赤石,浪花如雪溅征袍。
“犹记三年”表示记忆犹新,回忆起过去三年的时光。“歌赤石”指的是在赤红色的岩石上唱歌,这里可能指的是在海边或者河边唱着歌曲的场景。“浪花如雪溅征袍”形容海浪翻滚,浪花飞溅,仿佛雪花一般落在征行者的战袍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译文:
之罘舟中月夜次韵答袁漱萸绪钦己丑二月 其一:壮游知北跋鲸涛,铁甲金轮拥玉旄。午夜潮生千宿静,子方斗转七星高。云森少海侵长剑,月傍重霄想大刀。犹记三年歌赤石,浪花如雪溅征袍。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壮美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热爱及对过去的追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震撼。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