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侍郎伯次韵答王壬丈 其二

十三商国覈连筋,尺一纵横意岂真。
桃树绥山疑役鬼,桑林经首欲通神。
六经以外非无学,九海区中别有人。
往复贻书释诸子,徵求西说竞奇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侍郎伯次韵答王壬丈·其二》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的创作背景及作者信息,以及诗歌本身的内容与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介绍:

  1. 创作背景:《和侍郎伯次韵答王壬丈·其二》的确切创作年份无法得知,只知道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恭的作品。王恭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国家边疆安全的担忧以及对朝廷处理边境事务的不满。诗中“大铁围山今举步”等句反映了他对战乱频发之地的关注,而“立马吴峰索虏图”则表达了他对北方边疆战事的忧虑。

  2. 作者信息:曾广钧,清代诗人。据《和侍郎伯次韵答王壬丈·其二》所展现的文学造诣来看,可以推断曾广钧在诗坛也颇有成就。其诗作多以细腻的笔触描写自然风光,情感丰富,语言生动,体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3. 诗歌内容:在探讨《和侍郎伯次韵答王壬丈·其二》的具体内容时,不难发现这首诗采用了七言律的形式,并押真韵。整首诗围绕国家边患展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其中,“八年去国身包胆,四十专城颊有须”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家国情怀与责任重担。此外,“北府群公馀执事,南牙五院重司徒”两句则揭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复杂性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曾广钧的《和侍郎伯次韵答王壬丈·其二》不仅在形式上符合古典律诗的标准,更在内容上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担忧与期盼。通过对历史的回顾、现实的反思和未来的展望,展现了一位文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