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曲环池是画廊。
金鱼长过鲤鱼长。
棣园馆舍甲维扬。
石笋三寻苔藓碧,溪桥几处藻莼香。
重城似在水云乡。
浣溪纱·棣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纱·棣园》是清代文学家曾廉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精湛的描绘手法,展现了一幅宁静秀美的江南水乡画面。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作者生平:曾廉,字梅生,号九砚山人,清代贵州锦屏县梅屏山下的文人。他的一生颇为传奇,曾因支持义和团而获罪,后隐居于贵州,期间致力于学术与著述。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著有《元书》、《元史考证》等重要的学术著作。
诗歌原文:《浣溪纱·棣园》原文如下:
- 曲曲环池是画廊。金鱼长过鲤鱼长。棣园馆舍甲维扬。
- 石笋三寻苔藓碧,溪桥几处藻莼香。重城似在水云乡。
- 这首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构成了一种简洁而又不失深意的美感。
- 诗中“曲曲环池是画廊”形容池塘曲折蜿蜒如同画廊一般,充满了诗意;“金鱼长过鲤鱼长”则描绘了池中金鱼悠然自得的姿态,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气息。
- “棣园馆舍甲维扬”中的“棣园”可能指的是一个具有古典美的建筑或者园林,“甲维扬”表明其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和美丽。
- “石笋三寻苔藓碧,溪桥几处藻莼香。”这句话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棣园内自然景观的美丽,如参天的石笋、翠绿的苔藓以及散发出清香的藻荇。
- “重城似在水云乡”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整个环境仿佛融入了水墨画般的意境之中,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和对生活环境的深情表达上。它不仅描绘了具体的物象,更通过这些物象传达出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哲学思考。这种表现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哲理深度。
文化意义:从文化意义上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是对传统江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通过对古代建筑、园林、植物等的描绘,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历史价值:作为文学作品,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曾廉的个人情感和思想,也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色和社会风貌。它的存在为研究清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也为后人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提供了窗口。
《浣溪纱·棣园》是一首极具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更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崇敬之情。对于喜欢古典诗词的读者而言,这首诗无疑是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其独特的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将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