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扬州小河

晓日维舟曲岸滨。
茅檐洒扫净无尘。
飞花何处只黏人。
星角芦丛抽嫩笋,河边鱼罩出鲜鳞。
瓷盘风味最清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纱·扬州小河》是一首描写扬州小河景色的古典词作,由曾廉所作。《浣溪纱·扬州小河》不仅体现了曾廉深厚的文学造诣,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美好诠释。

从文学角度来看,《浣溪纱·扬州小河》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河沿岸的自然风光,如茅檐、飞花、星角芦丛等细节,都生动传达出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同时,通过对河边鱼罩和瓷盘风味的描写,词人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人间烟火相融合,使得整首词既具有诗情画意,又不失生活气息。

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看,《浣溪纱·扬州小河》不仅是曾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变迁。曾廉生活在清末民初,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民族危机深重的历史阶段。他的作品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这种文化自觉和历史担当在今天仍具有深远的意义。

从审美和教育的角度来看,《浣溪纱·扬州小河》作为一首古典诗词,对于培养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学习这首词,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词的魅力,还能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和自然景观。这对于提升个人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浣溪纱·扬州小河》是一首集文学价值、历史意义和美学教育于一体的经典诗词。它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才华,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回归自然、欣赏美的享受方式。对于热爱传统文化和诗词的人来说,学习和欣赏这首词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文化之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