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俞荫甫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后

圣徂旷千祀,微言久歇绝。
六籍出燔馀,诸老抱残缺。
尚赖故训存,历世循旧辙。
从宋洎有明,轨涂稍歧别。
皇朝褒四术,众贤互摽揭。
顾阎启前旌,江戴绍休烈。
迭兴段与钱,王氏尤奇杰。
大儒起淮海,父子相研悦。
子史及群经,立训坚于铁。
审音明假借,课虚释症结。
旁证通百泉,清辞皎初雪。
九原如有知,前圣应心折。
俞君一何伟,䠑步追曩哲。
尽发高邮奥,担囊破其鐍。
君昔趋承明,凤鸾与颃颉。
轺车骋嵩洛,康衢误一跌。
子云宦不达,草元更折节。
文囿芟天葩,经神供清醊。
庬言颇抵排,诸子亦梳抉。
复从群贤后,森然立绵蕝。
嗟余老无成,抚衷恒惙惙。
闳才不荐达,高位徒久窃。
兹编落吾手,吟览安可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俞荫甫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后》是清代文学家王夫之创作的一首诗。王夫之作此诗时,他已年过半百,一生颠沛流离,饱尝世味;但他仍矢志于“经世”事业,并把这种精神贯注于他的诗文创作中。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题俞荫甫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后》:

一编旧学,自汉、魏以迄唐、宋,皆有所取裁焉,其大旨曰:“经传虽异言同指,然实本乎一源,故凡说一经者莫不兼及诸经。”

诸子则曰:“诸子虽各成一家言,然亦皆本乎一源,故凡言诸子者莫不兼及群经。”

盖其持论,一以经学为主,而诸子为辅也。

昔人谓:“六艺乃孔氏之遗书,非孔子所作;诸子乃战国之士之著述,非孟、荀所作也。”

今观《群经平议》,则信矣!

盖其说,一则以为六艺皆孔子所作;一则又以为诸子皆孟、荀所作也。

夫六艺既孔氏之遗书,则孔氏之弟子固皆六艺之作者;诸子既孟、荀之所作,则孟、荀之徒固皆诸子之作者也。

何疑?

余谓:“六艺皆圣人作,诸子皆圣人作。”

然则,岂有孔氏之弟子与孟、荀之徒别为六艺之作者哉?

故曰:“经传虽异言同指,然实本乎一源,故凡说一经者莫不兼及诸经。”

诸子则曰:“诸子虽各成一家言,然亦皆本乎一源,故凡言诸子者莫不兼及群经。”

夫六艺皆圣人作,诸子皆圣人作。

然则,岂有孟、荀之徒与孔氏之弟子别为六艺之作者哉?

故曰:“经传虽异言同指,然实本乎一源,故凡说一经者莫不兼及诸经。”

诸子则曰:“诸子虽各成一家言,然亦皆本乎一源,故凡言诸子者莫不兼及群经。”

夫六艺皆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