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庐联

薄宦匆匆,携得温台风满袖;
旧游历历,忆随时酢雪当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亦庐联”是清朝诗人曾元澄创作的一副对联。这副对联不仅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还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解读这副对联的深意:

  1. 文学价值与艺术特色
  • 对仗工整:“薄宦匆匆,携得温台风满袖;旧游历历,忆随时酢雪当门。”上联中的“薄宦匆匆”与下联的“高枕乃吾庐”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季节、天气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无奈以及归隐田园的向往。
  • 寓意深刻:这副对联不仅仅是文字的游戏,更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它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体悟和追求,既有对仕途的迷茫与挣扎,也有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 语言优美:对联的语言精炼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火连夜市”、“寒暑若言无避处”,使得整副作品充满了诗意。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也使读者能够在欣赏中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 历史背景与文化传承
  • 历史时期:这副对联创作于清代,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但文化艺术繁荣的时代。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文人墨客的创作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 文化象征:庐山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常吟咏的对象。例如,宋代苏轼就有《题庐山瀑布亭》一诗,而杜甫在《重过何氏五首》中提到“高枕乃吾庐”。这些文学作品都显示了庐山在中国文人心中的特殊位置。
  • 诗词影响:这副对联在后世被多次引用和赏析,成为研究清代文学的重要资料之一。其影响力不仅限于中国,也被翻译成其他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1. 哲学思考与人生态度
  • 人生态度:这副对联透露出的是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无论是“薄宦”还是“高枕”,作者都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哲学思想。
  • 社会责任:虽然作者表达了对仕途的淡泊,但他并未完全放弃责任。通过对比“薄宦”与“高枕”,作者暗示即使在仕途不顺时,也要有担当和责任感,要像对待自己的家园一样对待国家与社会。
  • 现实批判:这副对联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他通过对“薄宦”的描述,批判了那些只关注个人名利而忽视社会责任的人。同时,他通过“忆随时酢雪当门”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欲望的追求的超越。

“亦庐联”不仅在艺术层面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且在哲学和文化层面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副对联的学习与欣赏,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