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元澄
【解析】 “亦庐联”即“亦庐对”,是清代文学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的名篇。全诗共28句,每句四字。上片写自己奔波仕途,身不由己;下片则回忆往事,感慨万分。“薄宦”指地位低微的官职。“匆匆”指时间飞逝。“携”是带。“温风”指暖风。“满袖”形容风力大。“旧游”指过去在家乡时的游历,“历历”指清楚、分明。“随时”指随遇而安,也指随时拜访。“酢”指招待。“雪”指雪花。“当门”指在门口迎接
燕子矶 大观亭外石尤骄,万里风涛一望遥。 山势南来归锁钥,江声东去撼金焦。 上游形胜留荒垒,六代兴亡阅暮潮。 燕子飞来遗忏在,好将余恨话前朝。 【注释】 1. 燕子矶:位于长江下游北岸江苏镇江市西北,为长江第一矶,是长江下游最窄处。矶上有古迹燕子祠,建于元初,明、清两代多次重修。矶上旧有观音阁,今已废。 2. 大观亭:在南京市玄武门外的鸡足山上,为明太祖朱元璋所建。 3. 尤骄:特别骄傲。 4.
平山堂 船靠林间小径边,四周环绕着苍劲的岚气。 湖流在尽头处消失,高耸的楼阁显得格外明亮。 优美的山水自然吸引人,松柏夹道绿意盎然。 沿着小路来到平缓的山麓,只见那里庭院清幽。 怀念庐陵公,他昔日修建的这座堂。 江对岸山峰连绵不绝,平视之下宛如兄弟情深。 纷纷赶往堂下,一排排云屏矗立其中。 守官风流且贤能,亮堂怀抱着山林情怀。 我方得知他的见识不凡,驱使群山听从他的调遣。 我来拜谒公的像
薄宦匆匆,携得温台风满袖; 旧游历历,忆随时酢雪当门。
曾元澄是清代的诗人,字亦庐,福建闽县人。下面将详细介绍曾元澄的生平与成就: 1. 早年经历: - 道光辛卯年(1831年),曾元澄中举人,这标志着他开始步入仕途。 - 在浙江候补同知的职位上,曾元澄负责处理地方行政工作,尽管其职责不涉及文学创作。 2. 创作风格: - 曾元澄的诗作属于“同光体”这一诗歌流派,这个流派强调形式和技巧的重要性,而较少关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 曾元澄擅长五言古诗
曾元澄是清代的诗人,字亦庐,福建闽县人。下面将详细介绍曾元澄的生平与成就: 1. 早年经历: - 道光辛卯年(1831年),曾元澄中举人,这标志着他开始步入仕途。 - 在浙江候补同知的职位上,曾元澄负责处理地方行政工作,尽管其职责不涉及文学创作。 2. 创作风格: - 曾元澄的诗作属于“同光体”这一诗歌流派,这个流派强调形式和技巧的重要性,而较少关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 曾元澄擅长五言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