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竹枝词 其三

画眉颜色染鲜新。
画眉衫子糁曲尘。
吴儿绝爱画眉鸟,吴娃偏喜画眉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姑苏竹枝词·其三》是清代诗人彭孙遹的作品。在这首诗中,彭孙遹用简洁而富有韵律的语言描绘了苏州的风土人情和自然美景。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彭孙遹(1637-1700):字子高,号十洲,江南仁和(今属浙江)人。清代文学家、书画家。他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和文人雅趣,其中以诗词最为著名。彭孙遹擅长写词,尤其擅长咏物诗,作品风格清新脱俗,颇具艺术感染力。
  1. 诗作原文
  • 画眉颜色染鲜新,画眉衫子糁曲尘。吴儿绝爱画眉鸟,吴娃偏喜画眉人。
  • 竹枝词九首其三翻译:雨后初晴的阳光照耀着江上的红楼,瀼西的春江水泛着粼粼微波。桥东桥西长着美好的杨柳,树下人来人往唱着民歌。
  • 竹枝词十首其三王士熙:新雨霏霏绿罽匀,马蹄何处有沙尘?阿谁能剪山前草,赠与佳人作舞茵。
  1. 诗意解析
  •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苏州的自然美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表达了诗人对苏州美景和文化的热爱之情。
  • 诗中的“画眉颜色染鲜新”形象地描绘了苏州女性妆容的特色,而“画眉衫子糁曲尘”则展示了当地人的日常服饰和生活场景。
  • “吴儿绝爱画眉鸟,吴娃偏喜画眉人”两句则进一步突出了苏州人对绘画技艺的喜爱和追求,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社会风貌。
  •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苏州自然美景和文化风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1. 历史价值
  • 《姑苏竹枝词·其三》不仅是彭孙遹个人的艺术成就,也是研究清代文学、绘画艺术以及地方民俗的重要文献资料。
  • 诗中所描绘的苏州风光和风俗习惯,为后世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1. 艺术特色
  • 诗作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隐喻手法,如“画眉颜色染鲜新”中的“画眉”不仅指代美丽的女子,也暗含着苏州的文化氛围和审美观念。
  •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具体的自然景物,也有抽象的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诗歌层次分明,意境深远。
  • 诗的韵律和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1. 社会影响
  • 在文学史上,《姑苏竹枝词·其三》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展示了彭孙遹的艺术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清代文学的重要参考。
  • 诗作中蕴含的苏州文化元素,对后世的文学作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苏州的风土人情得以广泛传播和赞誉。

《姑苏竹枝词·其三》不仅在艺术上展现了彭孙遹的卓越才华,而且在文化传承上也具有重要意义。这首诗通过对苏州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作为研究清代文学的重要文献,它也为我们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