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鸭桥边斗鸭城。
黄莺坊里早莺声。
宁馨儿是谁家子,薄相由来过一生。
姑苏竹枝词 其四
介绍
《姑苏竹枝词 其四》是一首描绘苏州地区风情的诗歌,由元代诗人吴当所作。诗中不仅展现了苏州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美好期许。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诗歌原文:
露下穹庐暑气苏,卧看织女映黄姑。
山泉响似江南雨,林下不闻啼鹧鸪。
诗歌赏析:这首《姑苏竹枝词 其四》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勾勒出一幅苏州地区的夏日风光图。首句“露下穹庐暑气苏”形象地描绘了夏季夜晚的凉爽与舒适。随后,诗人通过“卧看织女映黄姑”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天文学中的星座知识,将织女星的美丽与苏州黄姑山相联系,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美感。接下来的两句“山泉响似江南雨,林下不闻啼鹧鸪”,则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感官体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这里的“山泉响似江南雨”形容了山间的泉水声如江南细雨般柔和,而“林下不闻啼鹧鸪”则描绘出一片静谧的环境,没有鸟鸣声打扰这份宁静。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据记载,吴当在元朝时期担任过官职,他的文学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和人们的生活状态。由于他身处官场,可能有机会接触并观察到苏州地区的风土人情。因此,他的《姑苏竹枝词 其四》可能是在他任职期间或之后创作的。这样的背景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苏州自然风貌的描写,也蕴含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文化影响:《姑苏竹枝词 其四》作为元代文人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展示了元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此外,这首诗的流传还促进了苏州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游客来到苏州,常常会被这些充满诗意的诗句所吸引,从而增加旅游的兴趣和满意度。这种文化的共鸣为苏州带来了更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艺术特色:《姑苏竹枝词 其四》的艺术风格独特,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柔情与韵味。诗人善于运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同时,诗中的语言清新、雅致,既有北方诗词的豪放洒脱,又有南方诗词的婉约细腻,呈现出独特的地域风格。此外,诗歌的结构紧凑有序,层次分明,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姑苏竹枝词 其四》不仅是一首反映苏州地区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情感表达的方式。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文字、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值得后人传颂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