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潘田而西涉畬坑至通判府行万山中绵亘百馀里

今晨幸清霁,俶驾将言还。
舍舟一遵陆,蓝舆轻且便。
揭水见凌乱,陟峰绝夤缘。
相逐互高下,登历穷山川。
秋杪崖气肃,山空人语传。
寒花冒幽涧,当风扇芳鲜。
朅来百馀里,所遇无人烟。
流亡久不返,道傍惟石田。
旧府留重镇,落日森戈鋋。
扬越此南徼,设险非徒然。
旅行谁不戒,获此托高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由潘田而西涉畬坑至通判府行万山中绵亘百馀里”并非文学作品,而是描述一段地理或历史行程的信息。该句子可能源自清代彭孙遹的《古乐府》,这是一首描写古代交通状况和旅行艰辛的诗歌。

彭孙遹的《古乐府》创作于清代,诗中详细描述了从潘田出发,向西跋涉至畬坑,再经过一系列崎岖山路,最终到达目的地通判府的旅程。这段描述展现了当时交通不便给官员出行带来的困难,以及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设置驿站以供休憩和补给的必要性。驿站是古代为传递文书、接待官员和商人而建的设施,它作为必经之路上的接待和休息场所,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

虽然“由潘田而西涉畬坑至通判府行万山中绵亘百馀里”并非文学作品,但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一窥古代交通的状况和旅行的难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