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红颜帝子家,至今哀怨写琵琶。
龙沙二月多风雪,吹作明妃冢上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一去红颜帝子家,至今哀怨写琵琶。
龙沙二月多风雪,吹作明妃冢上花。
《题悔庵吊琵琶乐府 其一》是清代诗人彭孙遹创作的一首古诗。彭孙遹,字骏公,号悔庵,是清朝时期的文学家和音乐家,他的作品常常蕴含深厚的历史情感和音乐元素。在这首诗中,彭孙遹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于一位红颜女子的哀怨之情及其对琵琶的寄托。
《题悔庵吊琵琶乐府 其一》以“一去红颜帝子家”开篇,描绘了一幅女子离去的画面,她曾是帝王之女,却因命运多舛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家园。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人物的悲惨遭遇,也暗示了诗人对命运无常的感慨。随后,诗中“至今哀怨写琵琶”一句,通过使用“哀怨”两字,将这位女子的内心情感与琵琶这一乐器紧密联系起来,表明琵琶不仅是她的代表,也是她内心情感的载体。
诗中的后两句“龙沙二月多风雪,吹作明妃冢上花”,运用比喻手法,将风雪比作无情的使者,将明妃冢上的花比喻为被风雪吹散的悲哀,形象地表现了女子命运的无常以及琵琶声中蕴含的哀愁。这两句不仅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增加了画面的美感与艺术性。
彭孙遹的《题悔庵吊琵琶乐府 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古诗作品。它通过对琵琶这一乐器的描写,深刻表达了对一位红颜女子的哀怨和对其命运的同情。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