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谷寄心经说义览之顿觉身世皆空亦火宅中之清凉散也系以诗

齐梁佛教入中国,翻译金经重石刻。
自此默证西来心,便觉尘网缚羽翼。
名教大端在君父,语言文字黜杨墨。
究竟生死是苦海,寻津觅岸此为得。
遭逢劫火性命轻,不空诸有即迷惑。
鼓山袖子演宗风,开堂说义破茅塞。
髡翁原属过来人,焚香静悟手一则。
大千毫发照须眉,日月经天何可蚀。
却扫蒲团向上参,此经化作青莲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它通过描绘蒙谷寄来的心经,并结合诗中的内容,表达出对人生、世界和宇宙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下面是对该诗的解读:

这首诗的主题是禅宗思想,即”空”的思想。”空”并不是说世间万物都没有,而是指一切皆为虚幻,没有固定的实体。这种观念在佛教中被广泛接受,强调一切事物都是无常、无我、无主的。

诗中的”火宅”指的是人间世。在这里,”火宅”比喻人间世事如同烈火般炽烈,充满了无尽的欲望和痛苦。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对人间世的深深忧虑和担忧。

诗中的”清凉散”则是指一种能够解除烦恼、使人感到宁静的药方或方法。在这里,诗人用”清凉散”比喻禅宗思想,表示只要掌握了禅宗思想的精髓,就可以摆脱世俗的纷扰,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诗中的”系以诗”意味着这首诗是用诗的形式来表达诗人的思想。这种形式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诗人的意境。

这首诗通过对禅宗思想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界和宇宙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它提醒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和之心,不被红尘俗世所困,才能真正地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