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梁佛教入中国,翻译金经重石刻。
自此默证西来心,便觉尘网缚羽翼。
名教大端在君父,语言文字黜杨墨。
究竟生死是苦海,寻津觅岸此为得。
遭逢劫火性命轻,不空诸有即迷惑。
鼓山袖子演宗风,开堂说义破茅塞。
髡翁原属过来人,焚香静悟手一则。
大千毫发照须眉,日月经天何可蚀。
却扫蒲团向上参,此经化作青莲色。
这首诗是一首佛教诗歌,通过描绘佛教经文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理解和感悟。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以及关键词注释:
蒙谷寄心经说义览之顿觉身世皆空亦火宅中之清凉散也系以诗:蒙谷寄来的心经,阅读后顿悟到自己的身世都像火焰中的灰尘一样,一切都像是清凉的散粉,用诗来表达这种感悟。
齐梁佛教入中国,翻译金经重石刻:指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并开始翻译经典为汉语,同时在石头上刻制经文。
自此默证西来心,便觉尘网缚羽翼:自从默证了西方传来的佛法之心,就感觉到红尘世界的束缚就像束缚翅膀一样。
名教大端在君父,语言文字黜杨墨:佛教认为名教和道德的根基在于君主和父母,而语言和文字则是排斥杨朱墨翟等学派。
究竟生死是苦海,寻津觅岸此为得:最终认识到生死轮回是如同痛苦无边的大海,寻找解脱之路才算是得到真正的智慧。
遭逢劫火性命轻,不空诸有即迷惑:遭遇火灾这样的灾难,生命变得脆弱,如果不把一切看作是虚无,就会陷入迷茫。
鼓山袖子演宗风,开堂说义破茅塞:比喻禅宗祖师弘法讲道时挥动袖子,开辟了禅宗的宗风,开堂讲道时破除了许多迷雾。
髡翁原属过来人,焚香静悟手一则:这里提到的髡翁是指历史上的一位和尚,他曾经是过去的人,现在焚香静悟,用手一指点拨道理。
大千毫发照须眉,日月经天何可蚀:形容佛法的伟大,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事物也能照亮整个宇宙,日月经过天空,怎么会被腐蚀呢?
却扫蒲团向上参,此经化作青莲色:意思是放下日常琐事,专心修行,这部佛经就能化为青色莲花般纯净的颜色。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佛教经典的描述和解读,展现了佛教教义的深刻内涵和哲理。它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解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诗人通过观察和思考佛教经典中的内容,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并以此为指导,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和提升。整首诗充满了禅意和哲理,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