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日向魑魅,无如对此僧。
笑来天际阔,痴绝道怀增。
弄腕驰风雨,忘机扫葛藤。
不知奇险地,偏自踏寒冰。
对颠僧
镇日向魑魅,无如对此僧。
笑来天际阔,痴绝道怀增。
弄腕驰风雨,忘机扫葛藤。
不知奇险地,偏自踏寒冰。
注释:
- 镇日向魑魅:整日面对鬼魅,形容生活艰难。
- 无如对此僧:没有比面对这位僧人更让人感到无奈的了。
- 笑来天际阔:笑得好像天地都变得宽广了。
- 痴绝道怀增:痴迷至极,心情也变得更加激动。
- 弄腕驰风雨:用手腕挥舞着驱散风和雨。
- 忘机扫葛藤:忘却一切杂念,扫除一切纠缠。
- 不知奇险地:却不知道这里的奇险。
- 偏自踏寒冰:自己偏偏要踏着寒冷的冰面前行。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与僧人交往经历的诗作。诗人以“对颠僧”为题,表达了自己与这位僧人之间的互动以及内心的变化。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僧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相互扶持。
首句“镇日向魑魅”,诗人以“魑魅”比喻生活中的艰难困苦,表明自己整日都在与这些困难作斗争。而“无如对此僧”则是说没有谁能像面对这位僧人一样让诗人感到无助。这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僧者的敬佩和信赖,也暗示了与僧人相处后带来的心灵慰藉。
接下来的几句诗,诗人继续描述了与僧人相处时的情景。“笑来天际阔”,诗人仿佛看到了一个无边无际的世界,这既是对僧人宽厚胸襟的赞美,也是诗人心境的一种豁达。“痴绝道怀增”,诗人在面对僧人时,内心的痴迷之情达到了极点,这种情绪的增加不仅仅是对僧人的喜爱,更是对自己心灵的触动和升华。
最后两句中,“弄腕驰风雨”和“忘机扫葛藤”是诗歌的高潮部分。诗人运用动作的描写,展现了与僧人相处时的场景:用手腕驱赶着风雨,忘却了一切杂念,扫除了一切纠缠。这不仅是对僧人行为的模仿,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解脱的追求。
尽管与僧人的相处带来了诸多美好的体验,诗人还是无法逃避现实的残酷。“不知奇险地,偏自踏寒冰”,诗人虽然勇敢地踏过了看似危险的冰面,但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却并未完全消散。这里的“奇险地”既是对现实环境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警示和反思。
这首诗通过对与僧人相处经历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内心挣扎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画面描绘,这首诗深刻地体现了友情的力量和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