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松涛次蒙谷韵

皎皎窗棂月,照此衣内珠。
澹泊类禅寂,声沸心常孤。
淜湃如奔涛,万马争须臾。
已在金戈中,何暇虑雈苻。
诚恐天宇崩,衽席无良谟。
去岁雷雨震,阴阳俨合符。
今岁大风发,赤子难藏躯。
丁男习鼙鼓,老弱供役夫。
十家九出门,阴屋走妖狐。
境外野狼集,境内猛虎驱。
宁任虎狼食,患难不相扶。
当其处堂时,燕雀笑人迂。
萧墙布荆棘,决裂暗远图。
神龙一露尾,岂能顾头颅。
我非明哲材,颇称抱杞徒。
忧天不恤身,未免死道途。
夏日犹若此,冬夜非有殊。
心骨亦以摧,遑复问肌肤。
憔悴二三子,兀坐室西隅。
寒暑共偪仄,何时步通衢。
死者业速朽,生者尚故吾。
愿天早息兵,贼首先伏诛。
逍遥松风前,掉头洗尘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下松涛次蒙谷韵”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由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月光照射下的松树林中,松涛声如海浪般汹涌澎湃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感觉。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自然之美。黄庭坚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将月光、松涛和山谷的韵律融为一体,展现了大自然的壮观和美丽。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月下松涛次蒙谷韵”的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艺术技巧:黄庭坚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对比等,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2. 意境创造:诗中的月光、松涛和山谷的韵律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3. 思想内涵: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还蕴含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的感悟和思考,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4. 语言特色:诗的语言优美简洁,富有音乐性,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月下松涛次蒙谷韵”是一首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作品,展现了黄庭坚的诗歌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