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海上赠少屏

笑云萍遇。
剧相怜、风尘满地,头颅如许。
弹遍哀丝三百曲,流水落花春去。
问天上、人间何处。
结客朱家游侠子,肯平生、拼为相思误。
忍割断,闲情绪。
江山黯黯迷烟雾。
怎禁他、浪淘潮卷,风凄雨苦。
谁与挥戈回落日,只共夕阳迟暮。
者残局、仗君支柱。
我亦湖湘漂泊久,算年来、剩有闲词赋。
才易尽,忧难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缕曲 海上赠少屏》是清代诗人傅熊湘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作不仅在文学艺术层面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作者的个人情感。以下将从多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解读和分析:

  1. 创作背景
  • 历史时期与文化背景:这首诗作创作于清朝末年,一个社会动荡、文化多元的时期。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文人心态都在经历深刻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傅熊湘创作了这首表达个人情感和时代感慨的作品。
  • 诗题含义:“海上赠少屏”这一标题本身就充满了象征意义与情感色彩。海上通常象征着遥远和孤独,而“少屏”则可能指代年轻或者理想中的友人。整体来看,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理想追求的坚持。
  1. 文学手法
  • 诗歌形式:《金缕曲》是清代的一种诗歌形式,以七言绝句为主,兼有律诗的特点,讲究韵律和节奏感。傅熊湘的这首《海上赠少屏》也遵循了这种格式,展现了其精湛的诗歌技巧。
  • 情感表达: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风尘满地”、“流水落花”,生动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心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 象征与隐喻:诗中的“江山黯黯迷烟雾”,“浪淘潮卷,风凄雨苦”等词句,富含象征意味,暗喻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
  1. 主题思想
  • 友情与离别:诗中多次提及“结客朱家游侠子”,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以及对分离时刻的不舍。这是中国古代文人常有的主题之一,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 理想与现实:诗人将自己比作“剧相怜、风尘满地”的形象,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及个人的抗争精神。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困境之间的矛盾冲突。
  • 自我反思:诗作还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处境的一种反思态度,通过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表达了一种超脱和豁达的生活哲学。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傅熊湘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来增强文本的艺术效果。这种语言风格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既流畅又富有深度。
  • 结构布局:诗的结构清晰,起承转合分明,从抒发个人情感出发,逐渐过渡到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最终达到对理想的追求与实现的展望。
  • 意境营造: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交融,构建了一个既有现实感又有诗意的空间,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共鸣与联想。

《金缕曲·海上赠少屏》不仅是傅熊湘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那个时代文人群体心声的体现。诗中的每个字、每句话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对于现代读者而言,这首诗不仅提供了一种审美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启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