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云萍遇。
剧相怜、风尘满地,头颅如许。
弹遍哀丝三百曲,流水落花春去。
问天上、人间何处。
结客朱家游侠子,肯平生、拼为相思误。
忍割断,闲情绪。
江山黯黯迷烟雾。
怎禁他、浪淘潮卷,风凄雨苦。
谁与挥戈回落日,只共夕阳迟暮。
者残局、仗君支柱。
我亦湖湘漂泊久,算年来、剩有闲词赋。
才易尽,忧难诉。

诗句释义:

  1. 笑云萍遇。
  • “笑云萍遇”表达了诗人对偶然相遇的感叹,可能是指与某人的不期而遇或遭遇。
  1. 剧相怜、风尘满地,头颅如许。
  • “剧相怜”表明两人之间有深刻的同情或共鸣;“风尘满地”形容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充满了尘土和混乱;“头颅如许”可能指代的是战争或政治斗争中牺牲的生命数量之多。
  1. 弹遍哀丝三百曲,流水落花春去。
  • “弹遍哀丝三百曲”表示反复弹奏悲伤的曲子,“流水落花春去”则描绘了春天的逝去和美好事物的消逝,暗喻着时间的流逝或生命的短暂。
  1. 问天上、人间何处。
  • 这是一个反问句,询问在茫茫人世中,哪里是真正的归宿或答案。
  1. 结客朱家游侠子,肯平生、拼为相思误。
  • “结客朱家游侠子”指的是结交了一些江湖中的义士或英雄豪杰,他们愿意为了爱情而冒险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1. 忍割断,闲情绪。
  • “忍割断”表示为了某种情感或责任而不得不放弃或割舍;“闲情绪”可能指的是那些无法实现或不再需要的情感寄托。
  1. 江山黯黯迷烟雾。
  • “黯黯”描述天空阴沉,“江山”代表国家或大地,“迷烟雾”暗示国家的动荡或人民的迷茫。
  1. 怎禁他、浪淘潮卷,风凄雨苦。
  • 这句话表达了对于自然力量(如海浪、潮汐)和天气变化(如风雨)的恐惧与无奈,因为它们给人们带来了苦难。
  1. 谁与挥戈回落日,只共夕阳迟暮。
  • “谁与挥戈”指的是谁能够挥舞武器抵抗这样的自然之力;“回落日”可能是指太阳下山的景象;“只共夕阳迟暮”则是说只有面对黄昏时刻的无力感。
  1. 者残局、仗君支柱。
  • “者残局”指的是困境或未完的事业,“仗君支柱”意味着依赖他人的力量或支持。
  1. 我亦湖湘漂泊久,算年来、剩有闲词赋。
  • “湖湘”泛指湖南地区,“漂泊久”表示长时间在外流浪;“闲词赋”可能是指闲暇时创作的文学作品。
  1. 才易尽,忧难诉。
  • “才易尽”意味着才华有限,“忧难诉”表达了心中的忧虑难以表达出来。

译文:

笑谈云萍之遇,悲悯乱世中,我与友人同受风尘之苦,头颅如此疲惫不堪。弹尽三百曲哀思后,春去秋来,流水落花皆成空。
遥问天涯何处是归途,心中充满怜悯之情。愿为知己两相怜,即使拼尽全力也难逃相思之痛。
忍受割舍心头之情绪,江山依旧黯淡,云雾弥漫。怎能抵御那狂风骤雨,岁月无情地带走了时光?
有谁能挥舞兵器抵挡落日余晖?我只能与夕阳共度黄昏。面对残局,我唯有依赖你的力量来支撑。
我已在外漂泊多年,如今只剩下一些闲置的词篇。尽管才华用尽,我的忧愁难以倾诉。

赏析:

此诗作于海上赠少屏之时,通过描绘与朋友在战乱时期的艰难境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风尘满地”、“流水落花春去”,以及“浪淘潮卷,风凄雨苦”,生动地传达了时代背景的动荡不安和个人命运的艰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友情和爱情的珍视,以及在逆境中坚守希望的坚强意志。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人生哲理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