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三潭夜归见蘋花偶赋

几缕疏烟生树杪,斜阳初下渔竿。
白蘋风急暗香残。
沙头人独立,寂寞夜潮还。
帝子不来江月悄,萧然鹭冷鸥闲。
佳期渺渺洞庭间。
销魂秋梦里,一枕水云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三潭夜归见蘋花偶赋》是清代诗人过春山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围绕此作品进行详细分析:

  1. 作者简介:过春山,字葆中,号湘云,是清代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他虽然仅享年二十九岁,但其诗作却受到惠栋的高度评价,并曾为新、旧《唐书》补遗纠误,但最终未能完成这一工作,令人惋惜不已。

  2. 诗词原文及翻译:在原文中,“几缕疏烟生树杪,斜阳初下渔竿”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晚霞与渔舟相映成趣的画面;而“白蘋风急暗香残”则生动地刻画了蘋花随风摇曳,散发着淡淡幽香的动人景象。这些描写不仅营造了一个充满自然美感的意境,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闲适与淡泊。

  3. 作品背景:《临江仙·三潭夜归见蘋花偶赋》的创作时间不详。然而,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在清静的自然景色中获得的灵感和情感体验,体现了过春山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捕捉以及深邃的情感表达。

  4. 名家点评:根据现有资料,对《临江仙·三潭夜归见蘋花偶赋》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其艺术成就上。一些学者认为此词在清代词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展示了过春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

  5. 词句注释:词中的“帝子不来江月悄,萧然鹭冷鸥閒”等语句,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临江仙·三潭夜归见蘋花偶赋》不仅是过春山个人情感世界的写照,更是清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词的阅读,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取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