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招 吊黄闵山韵

夕阳斜掩江潭柳,萧疏似吾衰老。
往日翊风流,只春波曾照。
旧游人渐少。
更谁问、茂林遗稿。
回想年时,征西幕下,推襟送抱。
芳草怨王孙,久归去,冷落更无同调。
风雨听鸡鸣,耿宵寒声峭。
夜台携手好。
可还供、阮籍吟啸。
试招寻、漂泊吟魂,悔归期不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徵招 吊黄闵山韵》是许宝蘅的作品,该诗通过夕阳、江潭柳、旧游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友人的怀念。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人介绍:许宝蘅作为一位近现代诗人,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

  2. 诗歌原文:《徵招 吊黄闵山韵》全文如下:
    夕阳斜掩江潭柳,萧疏似吾衰老。
    往日翊风流,只春波曾照。
    旧游人渐少。更谁问、茂林遗稿。
    回想年时,征西幕下,推襟送抱。
    芳草怨王孙,天涯路遥。

  3. 诗歌赏析:这首诗以“夕阳”、“江潭柳”等自然景物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逝去友谊的怀念之情。诗中的“夕阳斜掩”和“萧疏似吾衰老”描绘了一幅夕阳下的宁静景象,同时也隐喻了诗人自身的老去与孤独感。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现在的萧条,诗人表达了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的无奈。

  4.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许宝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春波曾照”不仅形容江水的美丽,也象征了昔日友情的回忆和温暖。此外,诗中“茂林遗稿”的提及,暗示了诗人对于旧日朋友留下的未竟之事的深深挂念和遗憾。整体上,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成功地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过去的追忆。

《徵招 吊黄闵山韵》不仅是一首充满怀旧色彩的古典诗词,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呐喊。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历史的回顾和对友情的缅怀,许宝蘅的诗歌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美学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