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风摇曳,轻烟笼碧,是前宵一雨催春信。
归路王孙,乍迷却,年时旧顿。
影萋萋,莫教错认。
清明时节,踏青伴侣,重提起,只余幽恨。
绿到天涯,可便与天涯人近。
闭新门,更谁相问。
解佩令 春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解佩令·春草》词赏析
许宝蘅的《解佩令·春草》,一首清末近现代初创作的词作,以“春草”为题,抒发了词人对往昔情事的追忆和对故人的深切怀念。
这首词中,许宝蘅通过细腻的文字,描绘了一个雨过天晴后的景象:晓风吹拂着绿意盎然的原野,轻烟缭绕在碧波之间。这前宵的一雨,仿佛是春天的信使,催发了万物复苏的生机。然而,归路上的“王孙”,似乎一时迷失了方向,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迷茫。
“影萋萋,莫教错认。”这里的“萋萋”形容春草生长得茂盛而又柔美,词人却不愿轻易地将其认作是远方的人。清明时节,踏青的人们纷纷出发,而这位词人只能独自行走在归途上,心中的孤独与哀愁也随之蔓延。
“绿到天涯,可便与天涯人近。”这句中的“天涯人”象征着远方的亲人或朋友,表达了词人对于重逢的渴望。然而,现实却是他只能在梦中寻觅,现实中的距离让他感到更加无助。
“闭新门,更谁相问。”这句话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凉。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忙于奔波,难以找到可以倾诉心声的对象。这种孤独感让《解佩令·春草》中的“王孙”愈发显得无助和迷茫。
许宝衡的《解佩令·春草》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呐喊。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往昔情感的回忆,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这首词不仅让人在欣赏中体会到自然的美,更让人感受到人性的复杂与深刻。
《解佩令·春草》不仅仅是一首词,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忆,一个时代的情感缩影。它让我们看到了古人如何在自然之中寻找慰藉,如何在别离中表达思念。这是一首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