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其四 (乙巳、丙午(光绪三十~三十一年、一九0五~0六))

汉惠非帝舜,焉能格母嚚!
徒挟赵如意,惊哭戚夫人。
饮酒恣淫乐,五年丧其身。
使无代王恒,二世如亡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史 其四》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组诗作品,歌颂了汉朝的季布、郭泰、郑泰(太)、朱游四个著名人物,借以表现了作者的志向,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不良政治风气的揭露与批评。以下是对该作品及相关背景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咏史 其四》是卢照邻的代表作之一,他在唐朝文学界享有盛誉。《咏史》组诗共四首,每首都有其独特之处,展现了卢照邻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卓越的文学才华。其中,第四首尤其引人注目,它通过赞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反映自己的理想和政治立场。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卢照邻对于古代英雄的钦佩,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判。
  2. 诗歌背景:卢照邻生活在唐朝中叶,这一时期的文人面临着政治上的动荡和社会上的腐败。在这样的背景下,卢照邻通过《咏史 其四》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和道德理念。诗中的“帝王有大度,父子无余情”揭示了他对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满,以及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同时,通过对汉朝名将季布、郭泰等人的歌颂,卢照邻也在表达自己的英雄崇拜和对英雄事迹的敬仰。这种表达方式不仅显示了他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3. 诗歌内容:《咏史 其四》中,卢照邻通过对汉朝名将季布、郭泰等人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他们高尚品质的赞美。诗中提到:“靖康日乞和,徽钦反不归。景泰但主战,空质计知非。”这句话反映了卢照邻对于当时朝廷内外政策的矛盾和冲突的看法。他还提到:“忠肃功最大,社稷有所依。故君由此返,不待请与祈。”这表明了卢照邻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坚定信念。
  4. 艺术特色:《咏史 其四》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精湛的词藻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上。卢照邻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展现了自己对于正义和非正义的鲜明立场。他的诗句既富有文学韵味,又充满了哲理意味,使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深刻的人生哲理。

《咏史 其四》不仅是卢照邻文学作品中的杰作,也是研究唐朝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卢照邻的思想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的文学成就和历史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