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闺怨

紫燕归来,画梁玳瑁庐家屋。
对飞群宿。
妒煞双禽福。
顾影春流,自惜颜如玉。
回肠曲。
别愁盈斛。
泪沁鲛绡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点绛唇·闺思》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这首词通过伤春和伤别的情感,刻画出了一个爱情专注执着、情感真挚细腻的深闺思妇的形象。下面将详细介绍《点绛唇·闺思》及其相关内容:

  1. 作者简介
  •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诗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她出生于北宋文人家庭,自幼聪明颖悟,擅长诗词书画。李清照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 作品原文:《点绛唇·闺思》全词如下: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尖挑放却。  
一种间悲离恨,无奈十五春愁。  
  1. 词作鉴赏
  • 词中主要描绘了一位闺阁女子在寂寞中等待爱人归来的情景。从“蹴罢秋千”开始,女子的日常生活被打破,她的心境也随之变得复杂起来。接着,“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两句,形象地展现了女子因思念而消瘦的体态以及她在等待中的焦急心情。
  • 接下来的句子“见客入来,袜尖挑放却”,进一步描绘了女子见到心上人的欣喜与失落。她虽然急切地想要见到他,却又因为分离而感到痛苦。这种复杂情感的交织,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而感人。
  • 最后,“一种间悲离恨,无奈十五春愁”两句,总结了整首词的情感基调。这里的“无奈”二字表达了女子对离别的无奈和对重逢的渴望。而“十五春愁”则暗示了这是春天里的一种特殊忧愁。

《点绛唇·闺思》不仅是李清照作品中的一首经典之作,更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关于爱情和别离的深刻体现。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到古人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造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