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骑归晚。
深沉梨院。
袅袅游丝,罥花不断。
春去芳信初传。
柳生绵。
情人易被情牵惹。
何曾舍。
未醒愁春也。
江城一片,红雨恨煞风斜。
尽飞花。
怨王孙 春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怨王孙·春暮》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思妇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哀怨。这首词不仅是李清照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表达离愁别恨的重要文本之一。以下将详细介绍《怨王孙·春暮》:
作者介绍: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被后人尊称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词作在婉约派中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李清照出生于济南章丘,她的词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善于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情感世界。《怨王孙·春暮》是她情感丰富的代表作品之一。
诗词原文:《怨王孙·春暮》原文如下:
帝里春晚。
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
楼上远信谁传?
恨绵绵。
多情自是多沾惹。
难拚舍,又是寒食也。
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 浸梨花。诗词赏析:《怨王孙·春暮》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京城深宅大院内景象的刻画和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抒发,生动地展现了一个思妇的形象。词中的”帝里”指的是京城,象征着繁华与寂寞并存的城市生活;”春晚”则暗示了季节已进入暮春,自然界的变化反映了人的内心感受。
李清照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在词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之间的联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例如,“草绿阶前,暮天雁断”这句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景象,还隐含着主人公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远方的无限牵挂。
《怨王孙·春暮》不仅是李清照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表现女性情感世界的杰作。通过对这首词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女性的文化处境和情感世界,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