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顾篆云晚步江塘观老渔结网(丁卯(清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年,二十四岁))

炎夏坐华屋,此身常缚束。
落日眺江塘,同人话心曲。
塘行不数武,几艇江头宿。
中有一渔翁,破网手补独。
小儿沽酒归,炉火炊脱粟。
道是换鱼来,今日青钱足。
明朝还打鱼,网破愁难续。
所以闲暇时,缝纫期敏速。
我闻老渔言,忘言步往复。
越山隔岸青,无心云相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偕顾篆云晚步江塘观老渔结网》是一首出自清代的古诗,作者是许传霈。这首诗作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当时作者二十四岁。诗中描绘了夏日傍晚在江边散步时的情景,观察并记录了一位老渔夫捕鱼结网的场景。下面是对这首诗及其背景、主题和艺术特色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许传霈,清代诗人,他的文学成就在当代并不为人所熟知,但从《偕顾篆云晚步江塘观老渔结网》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观察力。
  2. 作品原文:炎夏坐华屋,此身常缚束。落日眺江塘,同人话心曲。塘行不数武,几艇江头宿。
  3. 背景介绍:《偕顾篆云晚步江塘观老渔结网》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文风貌。在那个时代,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之中,而文人墨客则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许传霈作为一位诗人,可能也受到了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
  4. 主题与艺术特色:这首诗的主题是通过对老渔夫生活场景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劳动人民的尊重。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述,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江边景色和渔民的生活。

《偕顾篆云晚步江塘观老渔结网》不仅展现了许传霈的诗歌才华,也是研究清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一角,以及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