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里下河 其三 (壬戌(清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年,十九岁))

蒹葭飞白鹭,汤汤流淮水。
蓼岸有农家,诛茅成小市。
田车挂帆席,无人自奔驶。
长歌彼乐郊,渔唱晚烟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行里下河 其三”是清朝时期诗人玄烨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行途中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淮水飞白鹭、农家诛茅成市等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人间生活的和谐。以下是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品背景:清同治元年(壬戌年),即1862年,玄烨十九岁,他与同好汪苇塘、施衡甫等人结诗社,并创作了大量诗歌。他们的作品不仅体现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清代社会的文化风貌。

  2. 诗歌原文:《舟行里下河 其三》这首诗的原文如下:蒹葭飞白鹭,汤汤流淮水。蓼岸有农家,诛茅成小市。田车挂帆席,无人自奔驶。长歌彼乐郊,渔唱晚烟里。

  3. 诗歌鉴赏:玄烨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使得《舟行里下河 其三》成为一首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的作品。诗中的自然景观如飞白鹭、淮水等,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着诗人的审美情趣。此外,诗人通过对农家乐事的描写,传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田园牧歌生活的赞美。

《舟行里下河 其三》不仅仅是一篇描写风景的诗作,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它不仅让人们领略到自然的美,更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于喜爱文学的朋友们来说,这首古诗无疑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的宝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