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碚

群峰束奔流,虎牙怒相向。
对峙十二碚,罗列钟鼓状。
颠崖矗层霄,旁窦穿激浪。
峡泉落九夭,汹汹翻海藏。
撑舟出井底,篙师气先丧。
众工捷如猱,百丈缘壁上。
木末纵飞腾,山凹迭升降。
一鼓更作气,千篙力谁让。
造化何神奇,设此待霸王。
颇闻白帝子,于此拒汉将。
铁锁贯浮梁,金戈森卫仗。
萧铣复何人,屯兵倚叠嶂。
群雄电扫空,故垒犹在望。
平生历险艰,未若兹游壮。
万里投蛮荒,一身堕烟瘴。
风餐案倾欹,水宿魂震荡。
搜奇命转轻,得句神益旺。
讵畏前途修,瞿塘险如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二碚》是清代盛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从作品原文、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学价值等方面来介绍这首诗:

  1. 原文内容
  • “群峰束奔流,虎牙怒相向。”描述了峡谷中群山的形态与气势,仿佛虎牙般锋利地相对而立。
  • “对峙十二碚,罗列钟鼓状。”描绘了十二碚之间的对峙景象,如同古代战场上的钟鼓,显得庄严而壮观。
  • “颠崖矗层霄,旁窦穿激浪。”描绘了峡谷上方的悬崖高耸入云,旁边有洞穴穿过汹涌的激流。
  • “峡泉落九夭,汹汹翻海藏。”描述了峡谷中的峡泉从高处跌落,声势浩大,仿佛要翻越大海一样。
  • “撑舟出井底,篙师气先丧。”形象地描绘了撑船者在深水中前行的情景,暗示了环境的险恶。
  • “众工捷如猱,百丈缘壁上。木末纵飞腾,山凹迭升降。”形容工人们如同猴子一般敏捷,在陡峭的岩壁上攀爬,展现出人与自然的搏斗。
  • “一鼓更作气,千篙力谁让。”表达了面对大自然的力量,人们需要齐心协力,不可轻率放弃。
  • “造化何神奇,设此待霸王。”感叹自然的神奇力量,似乎在等待着某个强大的对手或英雄的出现。
  1. 历史背景
  • 作者盛锦:清朝时期的诗人,字廷坚,号青嵝。他是一位诗坛上的活跃分子,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和文人的心态。
  • 创作年代:这首诗写于清代,具体时间不详,但根据内容推测,可能是在某个旅行途中或对某处风景的描写时所做。
  1. 艺术特点
  • 语言简练:全诗语言简洁,用词精当,每个字都富有力度和节奏感,充分展现了盛锦精湛的语言功力。
  • 意象生动: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栩栩如生,如虎牙、峡谷、激流等意象,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大自然敬畏之情,也表达了对未来或某种期待的憧憬。
  1. 文学价值
  • 思想内涵:这首诗蕴含了深厚的哲理思考,通过自然现象反映出人生和社会的哲学思考。
  • 艺术成就:盛锦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刻画出了一幅动人的自然画卷,展示了他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
  • 文化意义:对于了解和研究清代文学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同时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艺术享受和灵感来源。

《十二碚》不仅是盛锦个人才华的体现,更是清代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成果。它不仅在形式上展现了盛锦的诗歌造诣,更在内容上传达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学习和品鉴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