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锦
晓发 晓发东安道,轻霜净马蹄。 乱鸦僧阁外,残月女墙西。 春冷花犹敛,沙平路欲迷。 东皋待时雨,取次把锄犁。 译文: 清晨出发前往东安道,霜雪已消马蹄轻快。 乌鸦在寺庙的围墙外乱飞,月光从城墙上洒下留下余晖。 春寒料峭花朵依然紧闭枝头,沙地平坦让人感觉道路迷茫。 在东边的田野等待适时的雨水,暂且放下农具耕作一番。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创作的五言律诗《晓发》
虎牙滩 楚蜀分争地,雄关扼怒涛。 滩声牛峡转,山势虎牙高。 岩树丹青杂,舟樯下上劳。 新诗横槊赋,旅兴一时豪。 注释: 1. 楚蜀分争地:指长江中游的三峡地区,是楚和蜀两国争夺的地方。 2. 雄关扼怒涛:形容险要的关口阻挡着汹涌的波涛。 3. 滩声牛峡转:指江水在牛头寨一带的急流声。 4. 山势虎牙高:形容山势险峻,如同猛虎的牙齿。 5. 岩树丹青杂:指岩石上的树木颜色丰富多彩。 6.
注释 白帝诚谒昭烈武侯庙——白帝,指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白帝城因刘备称帝时曾在此建都而得名。谒,敬拜。昭烈,指刘备。武侯,指诸葛亮。 永安宫殿峡江头,一体君臣祀武侯——永安宫,刘备在永安(今四川奉节)建的宫殿。峡江头,指长江三峡口的江头。一体君臣,指刘备与诸葛亮君臣一心。祀,祭祀。 天祖式临传诏夜,风云色变出师秋——天祖,指天上的神祇。传诏,传达圣旨。出师,指刘备发动蜀汉军队伐吴
【译文】 登上白帝城,万仞城墙临江而立,子阳的霸业从江面划开;白盐峰耸立在城头,巫峡的帆船从地下驶来。化龙云起迷失了故井,跃马风生又见高台。汉家宫阙已同尘土一同消逝,寒猿泪尽哀鸣日夕。 【注释】 登白帝城:登上位于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口的白帝城。 万仞墙:形容城墙高大。仞是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等于八尺。 滟滪堆:在瞿塘峡口东岸。相传唐大历元年(766)夏,水涨时淹没,后复为石堤,以压浪涌。 子阳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集《古今诗删》,是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逐句解释: 并马长安忆旧游,逢君意气振高秋。 - 这句表达了作者与翁霁堂在长安重逢时的激动心情,意气风发,好像秋风一样振奋人心。 - 并马指的是一起骑马,形容两人并肩而行,显得亲近和亲密。长安是当时的首都,这里指代了作者的家乡或曾经居住过的某个地方。 酒徒半散荆卿市,词垒孤悬李白楼。 - “酒徒”指饮酒的同好
【赏析】 此诗为五律八句,首联以声写景,猿啼鹤唳,夜深人静;颔联写山峡,断崖四壁,深井孤篷;颈联写水势,树漏月色,湍流风惊;尾联言归梦难圆,万重云水隔阻。全诗意境开阔,情调悲凉,有“大江东去”之势。 【注释】 峡夜:指在峡中之夜,峡中多山,山高林密,故夜静时有猿啼鹤唳之声。 噭(jiào)噭 猿鸣声 凄 凄 寒冷 断崖 高峻的石壁 四壁 四面峭壁 深井 深而幽暗的井 孤篷 一叶孤舟
【注释】 老将:诗人自喻。 飞狐路:指唐玄宗征讨契丹的路线。 勒燕然:指汉武帝征伐匈奴,在燕然山刻石纪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看法。前四句写自己从戎作战的经历,后四句写自己对战争的态度。 第一首,“白发枕戈眠”,写自己从戎参战的经历。“黄沙带甲穿”,写战场上的艰苦环境。两句都是实写,但有虚写,以“黄沙”和“甲”作比,写出了战场的艰苦,突出了作者不怕艰险的精神。第二首,“风云经百战
空舲峡 出峡复入峡,两崖插青冥。 译文:从峡谷中走出又走进峡谷,两岸峭壁耸立直插云霄。 注释:峡:山间的沟谷。 赏析:此句描绘了峡谷中的景象,峡谷中的道路崎岖险峻,两侧的峭壁高耸,直插云霄。 中流逐狂飙,奔腾万马声。下滩梭一掷,触石危樯倾。 译文:在江流中追逐着狂风,如同奔跑的万马般奔腾不息。下滩时用船桨轻轻一击,石头撞击船只,使船只倾斜。 注释:狂飙:猛烈的旋风。 赏析
诗句逐句翻译与注释: 1. 舟抵泸州 - 抵达泸州的船只。 2. 锦江直下古城壕 - 指船直接驶入四川泸州城,沿着锦江而下。锦江是四川的一条大河,而“古城壕”可能指的是古老的城墙或护城河。 3. 地入炎荒近不毛 - 土地变得炎热荒芜,几乎不长植物。这里的“炎荒”和“不毛”均形容土地条件恶劣。 4. 万里亲朋劳梦寐 - 虽然距离遥远,但心中挂念远方的亲朋,夜不能寐。 5. 十旬餐宿托风涛 -
【注释】 入蜀怀沈湘凫:入蜀怀念沈湘。沈湘,指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的妾卓文君。她与夫婿司马相如同被汉武帝召见,后因情爱不遂,文君归成都而作《白头吟》寄给相如。 双溪对掩古溪边:双溪,指今四川资阳境内的西河县,即西汉时司马相如曾游过的“玉女祠”。 妇汲儿舂各可怜:妇女洗衣、小孩舂米,都是劳动之事,都值得怜爱。 浩浩乾坤两萍叶:浩浩乾坤,指浩渺无边的宇宙。比喻夫妻离散后各自在天地之间漂泊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