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装有感

块磊仍非酒可浇,吒闻喝落厦门潮。
圣人西海还东海,大局南朝与北朝。
衣服一均从赵改,诗书何罪继秦烧。
毛锥我亦嫌无用,入市先求八尺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束装有感》是清代诗人梁成楠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束装有感》的作者梁成楠,字子嘉,号钝庵,生于清广东三水。他早年怀才负气,因应制科时得罪有司而离乡出走,游历长江中下游。后东渡来台,居台十余年,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在刘铭传幕府和林朝栋军队担任书记等。
  2. 内容解析:梁成楠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时代变迁、社会变革的深切感受。诗中“块磊仍非酒可浇”一句揭示了时代的动荡与个人情感无法通过饮酒来排解的矛盾心理。“圣人西海还东海,大局南朝与北朝”则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上的分裂与冲突,以及南北朝分立的局面。
  3. 艺术特色:梁成楠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情感,他的诗歌具有清明亢爽的情致。同时,李渔叔评价其诗“即境抒思,吐词真切”,可见其诗歌语言质朴而富有力量。
  4. 文化影响:梁成楠的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文学地位,而且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束装有感》作为清代诗歌的一个代表作品,被收录于多种诗词选本中,如《达州历代诗词选》等。这些选本的收录,使得这首诗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研究。

《束装有感》不仅作为一首诗歌本身,还承载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是理解清代诗歌发展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