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忆毗陵故园

吾家水木殊佳,当年宛尔如图画。
月明春晓,风清秋晚,纱窗无罅。
桂树香浓,芙蓉艳冷,醉眠深夜。
况歌喉婉转,双鬓纤手,又相送秋千架。
邈矣檐铃巷柝。
更寂寞、地衣裙钗。
旧时宾客,不闻朱履,鸟啼花谢。
世事皆然,几能长好,舞台歌榭。
只梦中还认,西园梅树,在松阴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龙吟·忆毗陵故园》是曹亮武创作的一首古诗,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美好回忆。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 吾家水木殊佳,当年宛尔如图画。
  • 月明春晓,风清秋晚,纱窗无罅。
  • 桂树香浓,芙蓉艳冷,醉眠深夜。
  • 况歌喉婉转,双鬓纤手,又相送秋千架。
  1. 诗歌背景
  • 《水龙吟·忆毗陵故园》创作于清康熙年间(约1662年),是诗人曹亮武对家乡的美好记忆与情感的抒发。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月光下,春晨或秋晚时分,感受到的自然美景以及与亲朋好友共度的欢乐时光。
  1. 诗歌鉴赏
  • 此诗以“忆毗陵故园”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自然风光和人文氛围的深情怀念。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美好的自然环境之中。
  •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和生活细节,如“月明”、“桂树”、“芙蓉”等,这些元素不仅烘托了诗中的浪漫气息,也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同时,诗人还通过对人物情感的描绘,使得整首诗词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而深沉。
  1. 诗歌结构
  • 《水龙吟·忆毗陵故园》的结构清晰,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两节描绘了诗人眼中家乡的自然景色和生活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后一节则转向对过去生活的追忆与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这种结构安排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深度。
  1. 艺术特色
  • 《水龙吟·忆毗陵故园》的语言优美,用词考究,尤其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既具有画意也富有诗情。同时,诗歌的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水龙吟·忆毗陵故园》不仅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无限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诗人心灵深处的流露,也是中华文化瑰宝中的一部分,值得后人细细品味与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