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和章质夫韵

梁间双燕呢喃,翩然争逐飞花坠。
朱颜应惜,又随春减,暗添愁思。
斗草偏慵,熏香都堕,镜奁长闭。
任韶光妍媚,浑如中酒,欹珊枕,眠难起。
听罢三声杜宇,倩谁将、断魂重缀。
屈指今番,回头往事,越教心碎。
翠幕低垂,悄无人影,沈沈似水。
拌灯昏月落,安排绡帕,揾凄凉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龙吟·杨花,和章质夫韵》是陆求可所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该作品及其文学价值的详细分析:

  1. 作者简介
  • 陆求可(1617—1679),又名陆咸一,江南山阳人,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他的生平事迹在词坛上颇具影响力。陆求可不仅在政治生涯中有所作为,还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刑部郎中,其文学成就也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
  1. 作品原文
    东风轻薄杨花,枝头日日催教坠。穿帘透幕,飘飖无定,风流情思。红紫同飞,芳菲并尽,南园深闭。想山巅水曲,三眠弱质,憔悴不堪扶起。学士当年可爱。到今来、盈头雪缀。沾泥落地,燕儿衔去,莺儿啄碎。少妇愁窥,儿童轻捉,都随流水。正君平欲问青青旧样,满襟红泪。

  2. 作品赏析:《水龙吟·杨花,和章质夫韵》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这首词不仅是对春光逝去的感慨,更是对人生无常和美好瞬间消逝的哲理思考。通过对杨花的描写,苏轼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融合,赋予其超越自然的生命力和情感色彩。

  3.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陆求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杨花的飘零与人的心境巧妙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 意境深远:词中不仅有对春日景象的描绘,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使得整首词既有视觉的美,也有心灵的触动。
  • 语言精炼:词作中的用字遣词极为考究,既符合古典诗词的规范,又不失其独特韵味,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1. 文化影响
  • 该词作为宋代文学作品的一部分,不仅在文学价值上有着重要地位,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人情味的独特感悟,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水龙吟·杨花,和章质夫韵》是一首集自然景观描绘与人文情感表达于一体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艺术风采,也能够深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