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游惠山秦园

二泉亭最好,分流处、日夜洗云根。
况翠叠青山,入帘滴滴,云移春水,映树鳞鳞。
还堪羡、酒旗无数飏,鸟语不时闻。
此日园丁,休嫌野老,隔年梅蕊,应认王孙。
从来繁华地,重留恋,倍觉香雾氤氲。
一带朱阑拂柳,画槛萦人。
被金尊促起,数声檀板,钿车送到,几队罗裙。
且自牵船竟去,莫待销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风流子 游惠山秦园》是一首描绘江南园林之美的诗作。这首诗由清朝乾隆皇帝创作,他在游览无锡惠山地区的秦园后写下了这首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

  1. 作者介绍
  • 乾隆皇帝,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他的统治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乾隆帝不仅在艺术领域有深厚的造诣,还热衷于游历名山大川,以欣赏各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1. 创作背景
  • 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途经无锡时,被秦园的美景所吸引,并在那里逗留了多日。秦园位于无锡市西郊东侧的惠山东麓,毗邻惠山寺,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古典园林。乾隆皇帝在这里游览了竹庐山房、天下第二泉、旧皇亭和锡山望湖亭等景点,前后盘桓不到三日就继续前往苏州。
  1. 作品原文
    独哦五言诗六首。暮色苍然,忽忽犹不欲别。盖丁巳二月十七日也。

  2. 诗歌内容解析

  •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乾隆皇帝游览秦园时的所见所感。从诗中可以看出,秦园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环境幽静宜人。诗中提到“龙山爽气扑人”,形容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池广袤可百尺,虹桥蜿蜿,塔影动摇”,则描绘了秦园内湖泊广阔、桥梁曲折、塔影摇曳的优美画面。这些描述都展现了秦园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园林艺术之美。
  1. 诗歌的艺术成就
  • 《风流子 游惠山秦园》不仅是对秦园美景的赞美之作,也是对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诗中的用词考究,意境深远,通过对秦园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深刻理解。同时,这首诗也为后世提供了了解和研究古代园林艺术的重要资料。

《风流子 游惠山秦园》作为一首描绘江南园林之美的诗作,不仅展现了秦园的优美景色和独特魅力,也体现了清朝乾隆皇帝对自然美和文化美的追求和热爱。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和园林艺术的人来说,阅读并理解这首诗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