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亭最好,分流处、日夜洗云根。
况翠叠青山,入帘滴滴,云移春水,映树鳞鳞。
还堪羡、酒旗无数飏,鸟语不时闻。
此日园丁,休嫌野老,隔年梅蕊,应认王孙。
从来繁华地,重留恋,倍觉香雾氤氲。
一带朱阑拂柳,画槛萦人。
被金尊促起,数声檀板,钿车送到,几队罗裙。
且自牵船竟去,莫待销魂。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同时还要能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创作背景来理解作品。本题中,“二泉亭最好,分流处、日夜洗云根。况翠叠青山,入帘滴滴,云移春水,映树鳞鳞。”的意思是:惠山上的二泉亭是最佳的景点,它分流处的泉水昼夜不停地洗涤着山脚的云根。况且那层层青绿的山峦,如同碧玉一样,流进窗中的泉水叮咚作响,仿佛在跳动着绿色的琴弦;春天的溪水像丝带一样,绕过柳树流淌。“更堪羡”一句是说:这美景真是令人羡慕啊!“此日园丁,休嫌野老,隔年梅蕊,应认王孙。”这一句的意思是:今天你作为园丁,不要嫌弃我这样的野老;隔年的梅花,一定会认出当年王孙的足迹。“从来繁华地,重留恋,倍觉香雾氤氲”。这句诗的意思是:这里是历来繁华之地,因此更加留恋。“一带朱阑拂柳,画槛萦人。”意思是:一道栏杆曲折地绕着修长的柳树,画栏上缠绕着游人。“被金尊促起,数声檀板,钿车送到,几队罗裙。”这句诗的意思是:因为有人催酒,所以金尊被碰得叮当作响,几声悠扬的鼓板声中,钿车将她送走,几队红衣女子簇拥着前来。“且自牵船竟去,莫待销魂。”意思是:暂且牵起小舟,赶快离去,不要等待消魂。“赏析”部分,从对景物的感受、对时间的把握、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对情感抒发的把握等角度入手作答即可。
【答案】
译文:
惠山上的二泉亭是最佳的景点,它分流处的泉水昼夜不停地洗涤着山脚的云根。何况那层叠起伏的青山,如玉一般地流进窗
中的泉水叮咚作响,仿佛在跳动着绿色的琴弦;春天的溪水像丝带一样,绕过柳树流淌。更可羡慕的是:这一天你作为园丁
,不要嫌弃我这样的野老;隔年的梅花,一定会认出当年王孙的足迹。这里历来繁华之地,因此更加留恋。一道栏杆曲折地
绕着修长的柳树,画栏上缠绕着游人。被金尊催着,鼓板声响中,钿车将她送走,几队红衣女子簇拥着前来。赶紧牵起小舟,
赶快离去,不要等待消魂。
注释:
二泉:指惠山泉。惠山泉发于惠山之阴,汇成涧流,流入钱塘江。
流云:流动的云雾。
翠叠:形容群山连绵重叠。
云根:指瀑布的水从岩石上飞泻下来,溅起的水珠像云一样飘荡在空中,所以称为“云根”。
翠叠青山,入帘滴滴:形容山色青翠欲滴。
云移春水,映树鳞鳞:形容山色如洗,春水澄澈。
酒旗:酒店招揽生意用的旗帜,也借指酒店。
莺声:莺啼。
金尊:金制的酒杯。
檀板:《旧唐书·音乐志》载:“今大酺初奏时,以大钟撞金磬,其声铿然,谓之通天。又以大角大磬合鼓,谓之迎仙。”
钿车:古代妇女的车驾饰件,有金、银、宝石镶嵌的花纹。
销魂:形容极悲哀或迷恋某事而心神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