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法戒诗 其一

夏造衰兮殷道兴,得贤臣分作股肱。
股肱辛勤亲五就,故主荒淫终莫救。
岁苦旱兮殚忧心,躬为牺兮祀桑林。
苞苴女谒备自责,祷辞未毕倾甘霖。
至诚感神信如此,天道只如人道迩。
一夫失所真宰愁,莫令君门悬万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经史法戒诗 其一》是清朝时期的作品,由张鹏翀创作。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历史兴衰更迭的观察、对贤臣在国家治理中作用的认识以及对自然灾害和人民疾苦的同情。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对历史兴衰的观察
  • 夏造衰兮殷道兴:这里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周期律的观察,指出在某一朝代开始衰落时,另一朝代往往会兴起。
  • 得贤臣分作股肱:诗中提到“得贤臣”,说明贤能的官员是国家治理的关键,他们能够辅助君主成为国家的支柱。
  • 股肱辛勤亲五就:这里的“股肱”比喻为忠心耿耿的臣子,他们努力工作,全心全意为国家服务。
  1. 对贤臣在国家治理中作用的认识
  • 故主荒淫终莫救:如果君主荒淫无道,即便有贤臣在旁辅佐,也无法挽救国家的危机。
  • 岁苦旱兮殚忧心:诗人观察到干旱等自然灾害对国家造成的影响,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忧虑。
  • 躬为牺兮祀桑林:这句可能指的是为了求雨或平息干旱,君主亲自祭祀山川,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无力感。
  1. 对自然灾害和人民疾苦的同情
  • 岁苦旱兮殚忧心:干旱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诗人对此深感忧虑和不安。
  • 躬为牺兮祀桑林:诗人可能认为通过祭祀可以祈求雨水,但这种办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 对政治腐败的批判
  • 苞苴女谒备自责:这里的“苞苴”和“女谒”指的是贿赂和请托行为,诗人批评了这些行为的存在,并强调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1. 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 一夫失所真宰愁: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表达,暗示了国家的稳定依赖于每个个体的行为,如果失去了任何一个人的支持,整个国家都会陷入困境。
  • 莫令君门悬万里:诗人希望君主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误而让国家的命运受到长远的影响。
  1. 对个人命运的关注
  • 一夫失所真宰愁:这里的“一夫”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个体或群体,诗人关注他们的遭遇,并为他们的处境感到忧愁。
  1. 对社会秩序的担忧
  • 莫令君门悬万里:诗人担心君主因一时的疏忽或错误决策而使得国家面临重大的危机,这种担忧体现了对社会秩序稳定性的深刻关注。
  1. 对政治道德的反思
  • 至诚感神信如此,天道只如人道迩:诗人通过对天道与人道关系的探讨,表达了对政治道德的重视,以及对于真诚治国的重要性的思考。

《经史法戒诗 其一》不仅是一首描绘历史兴衰、抒发政治感慨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蕴含着深刻政治道德观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于国家治理、自然灾害、政治腐败等问题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秩序的深切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