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水东流绕墓田,伏波埋土几千年?
西风但见吹残鬣,南海犹闻畏跕鸢。
岂有明珠来戚里,空留铜柱在炎天。
功成未得云台画,回首荒原一惘然。
过马伏波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马伏波墓》是清代诗人张衍懿所作。下面对《过马伏波墓》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
作者简介:张衍懿,清代诗人,其作品多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常以简洁的词藻描绘出深远的情感。
创作背景:《过马伏波墓》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对历史上著名将领马伏波的纪念有关。马伏波可能是一位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军事人物,诗中可能通过对其英勇事迹的描述来表达对这位英雄的敬仰之情。
原文节选:诗的全文如下:“漆水东流绕墓田,伏波埋土几千年?西风但见吹残鬣,南海犹闻畏跕鸢。”这首诗通过对墓地和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壮美的意境。
艺术特色:张衍懿的作品在艺术上追求简洁明快而富有深意。他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手法,使诗歌内容更加丰富和多层次。例如,“漆水东流绕墓田”中的“漆水”不仅指自然界的水,也可能象征着历史的长河。
鉴赏评价:对于《过马伏波墓》的鉴赏,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首先,它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其次,诗中运用的自然景观和动物意象增添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张衍懿的《过马伏波墓》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为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的读者来说,此诗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