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岛十二咏 其十一 薇馆

阁前宫样花,移植清池上。
爱此鸾凤姿,临风解轻飏。
谁能经十旬,璀璨红珠帐。
高馆日正长,摊书永相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芙蓉岛十二咏·其十一·薇馆》是清代诗人张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展现了诗人对于薇馆的细腻观察与深刻理解。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张英(1637年-1708年),字衡亮,号南村,浙江绍兴人,清朝政治家、学者,曾任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以书法和诗词闻名于世。他的诗歌作品多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1. 原文及翻译
  • 原文
    阁前宫样花,移植清池上。爱此鸾凤姿,临风解轻飏。谁能经十旬,璀璨红珠帐。高馆日正长,摊书永相向。
  • 译文
    在亭阁的前面种植了如同宫廷般的花朵,这些美丽的花朵被移植到了清澈的池塘之上。我非常喜爱这种鸾凤一样的花卉,每当微风吹来时,它们就会随风轻轻飘扬。谁能经得起十个月这样的时光,那些绚丽如红宝石般的花朵在阳光下闪耀。在高高的亭子中,太阳正好高悬,而我们则可以一直坐在那里读书,彼此相伴。
  1. 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薇馆内的美丽花卉,以及与之相伴的优雅环境,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花卉的细致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优美,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特别是对花卉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审美能力,也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

《芙蓉岛十二咏·其十一·薇馆》不仅是一首美丽的文学作品,也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的艺术成就,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欣赏自然美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态度和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