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动涟漪,鼓枻渡钱塘。
沿缘历沙渚,山径多微茫。
林峦转幽䆳,十里青筼筜。
映水绿娟娟,戛玉声琅琅。
紫兰被山谷,日暖吹微香。
西度虎泉侧,因过鹫岭傍。
奇峰削云根,凌空如飞翔。
澄溪回数折,灌木罗千章。
钟声度白云,阁影摩青苍。
万乘一回顾,岩壑生清光。
南巡扈从诗十八首 其十五 扈从渡钱塘经过云栖虎趵泉飞来峰
介绍
《南巡扈从诗十八首·其十五·扈从渡钱塘经过云栖虎趵泉飞来峰》是清代诗人张英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氛围和皇帝的权威。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与背景:张英,字衡之,号南山,清朝时期著名的文人、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作多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此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雍正年间,当时清帝正在巡视北方边疆,途经浙江一带。这一地区风景秀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因此,张英作为随行官员,有机会目睹了这片土地上的美景。
诗歌原文及翻译:东风动涟漪,鼓枻渡钱塘。沿缘历沙渚,山径多微茫。 林峦转幽邃,十里青筼筜,戛玉声琅琅。紫兰被山谷,日暖吹微香。西度虎泉侧,因过鹫岭傍。奇峰削云根,凌空如飞翔。澄溪回数折,灌木罗千章。
诗意解析与赏析: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钱塘江畔的山水风光。诗中的“东风动涟漪”一句,形象地表达了江水流动时激起的微波和轻风带来的涟漪,给人以宁静而美好的感受。紧接着,“鼓枻渡钱塘”,则是作者亲自驾舟渡过钱塘江的情景,展现了皇帝巡视途中的一次壮观场面。接下来四句描述了沿途的自然景观,如“山径多微茫”、“十里青筼筜”等,都通过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最后几句则描写了到达目的地后的所见所闻,“奇峰削云根”等意象,不仅展现了钱塘江畔的自然之美,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艺术特色与价值:《南巡扈从诗十八首·其十五·扈从渡钱塘经过云栖虎趵泉飞来峰》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佳作。其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具有很高的成就,更在思想内涵上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和谐社会秩序的颂扬。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和谐社会秩序的维护。这种精神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南巡扈从诗十八首·其十五·扈从渡钱塘经过云栖虎趵泉飞来峰》不仅展现了清代诗人张英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也是研究清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文献。